报复杀人心理
报复杀人心理(mindofrevengehomicide)犯罪人在报复性犯罪动机支配下,以剥夺被害人生命为目的的犯罪心理。不同的报复性杀人的心理特点有所不同。(1)政治性报复杀人,主要针对执政党和政府官员。犯罪人的犯罪心理特点:政治信念与政治立场具有反动性,对现实的社会制度怀有极端仇恨的心理;犯罪动机的形成、犯罪行为的实施是蓄谋已久的,一般不具冲动性;犯罪手段具有隐蔽性和狡诈性;犯罪意志具有顽固性。(2)非政治性报复杀人,犯罪人与被害人存在情感纠葛、权益纠纷、利益冲突,在挫折、愤怒、仇恨等消极情绪支配下实施犯罪行为。按犯罪心理形成过程,又可分为预谋型和突发型两种。预谋型报复杀人的犯罪心理形成,是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矛盾冲突的不断加剧,犯罪人对外界不良刺激的感受不断增强,消极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突发型(激情型)报复杀人是犯罪人感受到意外的强烈刺激,其消极激情爆发而产生报复杀人动机,其犯罪动机的产生与犯罪行为的实施几乎是同步的。非政治性报复杀人犯罪人的犯罪心理特点:认知的偏执性、狭窄性,缺乏理智的思维和判断;情绪的冲动性、敏感性、两极性、不稳定性。仇恨心、报复心、虚荣心、嫉妒心强,缺乏人道主义情感和起码的怜悯之心;意志的自我调节、控制能力差;气质的典型性,某种气质特点突出;性格的极端自私性、狭隘性,对社会交往、人际关系中遇到的挫折过分敏感,对有损自己权益、伤害自已感情的行为缺乏宽容、忍耐与谅解;犯罪手段具有残忍性与野蛮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