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
欲欲望、欲求,即今之需要、需求。《荀子·正名》:“欲者,情之应也。”认为欲是情对外物的感应。《刘子新论·防欲》:“情之所安,欲也。”以为情的安静态就是欲。南宋朱熹将欲比做水之波澜:“心犹水,性犹水之静,情则水之流,欲则水之波澜。”(《朱子语类》卷五)同情波说一样,他也把欲看作是精神、意识的一种波动状态。古代思想家认为欲为人性所固有,是人性的一种本能表现。《礼记·礼运》:“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荀子·荣辱》:“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璎,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凡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欲是人的本性,是“人之所生而有”的。《老子·三章》:“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可欲”即可以引起欲望的东西;“不见可欲”便能使人“无欲”,因之欲又是由外物引起的。古代思想家认为,人的种种欲望,无论生理的、物质的还是心理的、精神的,都是人性的表现。孟子说:“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逸也,性也。”(《尽心下)荀子云:“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荀子·荣辱》)古代思想家一般都将欲分为两个层次,即“饮食男女”一类的生理之欲或物质之欲,“财富尊贵”的心理之欲或精神之欲。《管子·牧民》:“仓康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古代不少思想家特别是道家总认为欲是恶的,伤德害性,负向影响极大。 但墨子认为欲是人的行为的动力:“为,穷知而縣(悬系)于欲也。”明吴廷翰也认为,“五性感动,善恶分,万事出者,以有欲故也,有欲则有动”(《吉斋漫录》卷上。《吕氏春秋·为欲》强调:“人之欲多者,其可得用亦多;人之欲少者,其得用亦少:无欲者不可得用也。”荀子指出“欲为蔽”,即欲蒙蔽认识,使其产生种种错误。王充说,“心情贪欲,志虑乱湖也”,并用两个例子对此予以说明,“佞人知行道可以得富贵,必以知取爵禄者,不能禁欲也:知力耕可以得谷,勉贸可以得货,然而必盗窃,情欲不能禁者也”(《论衡·答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