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意识流

意识流(streamofconsciousness)①意识学说。 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在任何一点都是一个统一体,一个完整的经验是一种连续不断、变化不定、斩不断的“流”,像溪流一样不断地流动变化。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在《论内省心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1884)一文中提出,后在《心理学原理》(1890)一书中得到发挥。他认为人类的意识、思维活动并不表现为一些割裂的片断,而是一种斩不断的“河”或“流”,称为思想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之流。其主要特征:(1)每种意识状态都是属于个人的,是主观的:(2)意识是经常变化的不断积累的观念,一去不复返,从不重复,(3)意识是连续不断的生命流:(4)意识有选择性,由兴趣决定,兴趣由本能冲动引起。该学说开机能主义反对构造主义元素分析之先河,影响其后的机能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流派的形成和发展,在哲学、文艺等领域亦有广泛影响。⑨艺术表现手法。强调艺术家应深入其作品中人物内心深处的心理活动,捕捉人物意识瞬息万变复杂曲折的全部流动过程。基本技巧有自由联想、内心独白、旁白、时序顺倒、空间转换、幻觉错觉的运用等。‘源于现代西方的动荡生活、思想危机、精神混乱及詹姆斯心理学思想的影响。法国哲学家柏格森根据詹姆斯的“意识流”心理学思想提出“真实”存在于“意识的不可分割的被动之中”的见解,主张小说家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中去,随着人物的意识流动来揭示人物:提出“心理时间”的说法,认为与一般人理解的前后相续的数量概念的时间不同,“心理时间”是各个时期相互渗透、表示强度的质量概念,越是深入意识的内部,心理时间的概念就越适用。这些理论极大地满足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侧重描写人物内心生活的作家的需要,推动了现代派作家、艺术家去打破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开拓艺术表现的新领域,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有助于揭示人的意识活动的复杂性,也更接近意识活动的本来面目,更加适应于表现现代生活,但一味滥用只能带来消极影响,在心理描写上流于自然主义,使文艺作品晦涩难懂。20世纪40年代以来,由于意识流技巧已为许多不同倾向、不同流派的作家所采用,已逐渐成为一种写作方法的名称。

问念心理:专业级心理学知识库和文献资料库,免费心理学知识与资料分享,专业心理学论文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