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意论
言意论关于言语与思维、言语与意象关系问题的一种观点。《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说明言语能表达思想;但“言”是表“意”的工具或手段,目的达到了(“得意”),手段就可以不要(“忘言”)。又《天道》:“语之所贵者,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谓言语之所以值得珍贵,在于它所表达的思想,而所表达的思想又还带有言外之音。还说明有“意”不一定有“言”:因为“意”可以别有“所随”,并不一定跟“言”在一起。 《易传》借孔子之口亦论及言意、言象关系。认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系辞上》)。即言语难以完全表达意思,但形象却完全可以把意思表达出来。《庄子》和《易传》的言意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魏晋玄学家对言意关系问题展开争论,形成了以何晏、嵇康、王弼等为代表的“言不尽意”论和欧阳建、孙盛等为代表的“言尽意”论。《周易略例·明象》:“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强调“得意忘言”、“存言”不能“得意”,最终把二者割裂开来。《言尽意论》:“诚以理得于心,非言不畅:物定于彼,非名不辨。言不畅志,则无以相接:名不辨物,则鉴识不显。”主张不能把言与意割裂开来。从陆机《文赋》开始,言意之辨影响到文艺创作。陆机论及言语与构思之意的关系,主张辞意并美:“其会意也尚巧,其遭言也贵妍”:但认为言意关系的具体形态多种多样。 刘勰对文艺创作中言意关系的论述颇为深入,特别是分析了“辞不速意”的现象,认为是由“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文心雕龙·神思》)所致。钟嵘《诗品》则主张“文约意广”,反对“文繁而意少”。唐刘知几反对华辞丽藻,提得文约而事丰。皎然《诗式》论及言、象、意关系,认为诗歌反映现实生活,既可“貌题直书”,也可“假象见意”;既可“旨冥句中”,也可“情在言外”。刘禹锡则把意境与言意理论联系起来进行考察,认为“义得而言丧,故微而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董氏武陵集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