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心物观

心物观关于心理与客观事物相互关系问题的观点。 主要有两种对立的观点:(1)主张客观事物是心理的源泉、心理是形体有关感官接物而产生的唯物主义心物观。《墨子·经说上》:“知,接也”,“知也者,以其知过(遇)物而能貌之。”指出认识产生于接物,其映象与物一致。荀子区分了人有能知、物有可知的特性,通过耳、目、鼻、口、形与物相接,“精合感应”,才产生心理活动。东汉王充认为“如无闻见,则无所状”(《论衡·实知》),犹如“人目不见青黄曰盲,耳不闻官商日聋,鼻不闻香臭曰痈”(《论衡·别通),肯定了外物是产生心理的源泉。北宋张载也肯定“人本无心,因物为心”(《语录下》),“感亦须待有物,有物则有感,无物则何所感”(《语录上》),提出心理活动是“有无一,内外合,此人心之所自来也”(《正蒙·乾称》)。明王廷相提出:“使无外感,何有于动?故动者缘外而起也”,“见闻者在外之资”(《雅述上》),坚持心理要依赖外物而产生的思想。清王夫之提出“因(事物)所以发能(认识)”,“能必副其所(对象)”,并强调心理反映的能动性,“有物于此,过乎吾前,而或见焉,或不见焉,…皆心先注于目,而后目交于彼”(《尚书引义·大禹谟》)。颜元也提出:“知无体,以物为体,犹之目无体,以形色为体也。”(《四书正误》)戴震说:“味与声色,在物不在我,接于我之血气,能辨之而悦之。”(《孟子字义疏证上·理》)都继承和闸发了外物是第一位的、心理是接物而产生的唯物主义观点。(2)主张心理是人心所有,客观事物是心理的产物或幻象的唯心主义心物观(《孟子·告子上》):“万物皆备于我”,人的知识、道德“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宋明理学继承和发展孟子的思想,二程说:“天下无性外之物”,“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知性便知天,当处便认取,更不可外求”(《粹言·心性》)。南宋朱熹认为,“心包万理”,“万化从此出”,它是“命物而不命于物,故以心观物,则物之理得”(《朱文公文集·观心说》)。心学创始人陆九渊云:“吾心便是字宙,宇宙便是吾心。”(《杂记》)王守仁也说:“天下无心外之物。”(《传习录下》)佛学也持此主张,僧肇说:“万法(万物)云云,皆由心起。”(《维摩经法》)法藏说:“离心之外,更无一法。”而且这种由“心”产生的“物”,根本不是一种实在,只是幻象与虚无,“尘即虚无,如镜中之象”(《法藏传》)。

问念心理:专业级心理学知识库和文献资料库,免费心理学知识与资料分享,专业心理学论文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