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肖洛霍娃

肖洛霍娃(EKaTepHHaBacHnbeBHaIopoxoBa,1922一)女。苏联心理学家。1947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哲学系心理学专业。后在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心理学哲学问题研究室接受鲁宾斯坦的指导,从事心理学基本理论研究,1972年起任该所副所长,并兼任所创建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室主任。为哲学博士、教授,苏联心理学会副主席、苏联高等学位委员会委员。专门研究心理学哲学问题和社会心理学。其主要理论观点:(1)1963年在全苏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哲学问题的会议上,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反对贬低巴甫洛夫学说,将其视为机械论的东西,以及过分夸大巴甫洛夫学说,将其庸俗化这两种倾向,主张结合生理学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加以发展。认为把心理的内容与生理的内容相割裂或相等同,只承认生理过程是客观的,心理是无客观内容的纯主观的东西的观点是错误的,强调脑的反射活动、反映活动既是生理活动又是心理活动。在肯定作为返回联系的“反射环”的概念时,着重提出这是兴奋的环形运动的开始,并与客体结合,给人一种新的作用,不能将“生理主动性”与反射论相对立。(2)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意识是哲学和心理学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哲学从意识的基本问题(即意识与存在的关系)对意识的界定有助于心理学对意识本质的把握,心理学对意识的界定丰富和深化了哲学对意识的理解。认为意识是对现实的心理反映的高级形式。其特点是以观念、理性映象的形式反映现实,是人所独有的,且与言语直接联系。意识的特殊意义在于它既反映现实,又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行为调节器。除系统论述意识的本质、意识与心理、意识产生的社会根源和生物学前提、意识的生理基础等问题外,较早提出为苏联所长期否定的无意识问题。认为无意识是人未意识到的一种心理反映能力,并阐述意识和无意识两种心理反映能力对行为的调节作用和相互转化的辩证法。(3)晚年论述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基本上主张社会心理学应研究在人的社会关系领域中所发生的心理现象、个性特征,把个性视作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提出个性研究的任务:个性心理方式的社会决定因素,在各种社会历史和社会心理条件下个性行为和活动的社会动机:个性的阶级特点、民族特点和职业特点;个性社会积极性的形式和表现规律:提高这种积极性的途径和方法:个性的内在矛盾及其克服的途径;个性的自我教育:共产主义新社会的个性心理方式的形成规律。著有《哲学和自然科学中的意识问题》(1961)、《心理学中的决定论原则》(1969)、《人的发展中的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1975)、《心理学和医学》(1978)、《社会心理学中的个性问题》(与博布涅娃共同主编,1979)、《个性道德稳定性的心理分析》(1983)等。

问念心理:专业级心理学知识库和文献资料库,免费心理学知识与资料分享,专业心理学论文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