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数学教学心理学

数学教学心理学(instructionalpsychologyofmathematics).学科心理学分支。研究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与应用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始于杜威和麦克莱伦,1895年他们合著《心理及其在算术教学中的应用》。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则在1922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发表《算术心理》后形成。此后在美国,许多心理学家,教育家都对该学科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规点。以桑代克为代表的联结派认为,数学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各种数学联结,数学知识和能力都只是数学上各种联结及习惯的层次体系。他们还认为,联结必须通过练习而形成和增强,因而,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组织训练与练习。他们倡导的训练教学法,被认为是忽视学生的认识、思维及理解的机械训练法。以布朗尼尔为代表的认知派认为,数学学习的实质并非是形成一大堆的联结,而是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草握原理和模式。数学思维的成就,依赖意义的积累而不是大量机械反应的积累。在教学方法上,他们认为训练不能发展对意义的认识,重复也不能导致理解,因而主张用认知发现教学法取代联结派的训练教学法。以柏金汉为代表的联结一认知派持折衷观点,主张把算术分为计算算术与益知算术两类。学习前者主要靠机械训练以形成技巧;学习后者主要靠思维及理解以获得概念及知识。在苏联,1929年,缅软斯卡娅从巴甫洛夫的学习联想-反射观点出发,结合学校数学教学实际,研究儿童数概念的形成、计数与运算过程的心理学、解答算术应用题的心理学与算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体差异。1946年,济科娃开始研究初等几何的学习心理学问题,并于1955年出版《掌握初等几何知识的心理学概论》。舍瓦列夫1959年出版《学生作业中的联想概括》,对学生在解代数式题、应用题、典型算术题等作业时的智慧活动作了分析,说明联想在学生作业中的作用。克鲁捷茨基1968年出版《中小学生数学能力》,对数学能力及其研究方法作了广泛研究。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学生学习数学的特征及数学能力的实质、形成发展规律:(2)数学知识的掌握过程与条件;(3)数学技能的掌握过程与条件:(4)数学知识、技能在解题过程中的应用及迁移规律,(5)学生数学学习动机及积极性的形成、发展规律:(6)数学学习中的个体差异及其测量与评定。按所研究的数学活动主体(学生)的不同,可分为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和中学数学教学心理学等;按所研究的数学活动的客体(数学问题)的不同,可分为算术教学心理学、代数教学心理学和几何教学心理学等。

问念心理:专业级心理学知识库和文献资料库,免费心理学知识与资料分享,专业心理学论文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