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P-O-X模式

P-O-X模式(P-()-Xmodel)关于态度形成和改变的最早的一种认知平衡理论。社会心理学家海德1946年首次提出。其中的P代表认知主体,()是与P发生联系的另一个人,X为与P及O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这样,便形成了一个以P为主体的单元系统。海德认为,如果单元内各部分的动力特征相同,那么它就属平衡状态,否则就处于不平衡状态。具体说来,单元内存在的三种关系(即P→X,P→(O,()→X),都是正向的(如喜欢、赞同),或两种负向(例如厌恶、反对)和一种正向,就为平衡状态,见图(1)、(2)、(3)、(4):相反,三种关系都是负向的,或两正一负,则为不平衡状态,见图(5)、(6)、(7)、(8)。P、X、O之间的关系符号(“十”或“一”)相乘的积为正,表明P的认知体系处于平衡状态;乘积为负,则表明P的认知体系处于不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会导致一种恢复平衡的驱力,迫使认知主体P通过改变自己对()或X的态度,或者通过让()改变对X的态度,来摆脱不平衡状态。其重要意义在于把人际关系引人了认知领域,不仅从传统的主-客关系,而且从自一他关系中研究认知问题。

问念心理:专业级心理学知识库和文献资料库,免费心理学知识与资料分享,专业心理学论文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