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效学
工效学(ergonomics)一译“人类工效学”,亦称“人类因素工程学”、“人类因素学”。人体科学与技术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研究人与机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以人一机一环境系统为研究对象,将心理学、生理学、解剖学、人体测量学、生物力学等有关学科的知识应用于系统设计,使之与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相适应,以提高整个系统的效能,维持和增进人的安全、健康和工作生活的舒适感。研究内容主要有:(1)与工程技术设计有关的人体特性;(2)人机相互作用过程和人机界面设计要求;(3)人机系统总体设计;(4)工作空间设计要求;(5)工作环境和生命保障系统的设计要求;(6)人对作业的适应性及人员选拔和训练:(7)与作业有关的其他问题,如疲劳、工作负荷、劳动组织、工作时间安排、操作合理化、事故分析与预防。工效学作为一门科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1949年英国首先成立工效学研究学会,标志工效学正式诞生。1960年国际工效学学会成立,并出版《工效学》、《应用工效学》等杂志。世界上许多工业发达国家都成立了工效学学会,国际标准化组织设有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设工效学指导原则、人体测量和生物力学、信号与控制、物理环境的工效学要求等4个分技术委员会。20世纪80年代中国成立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军用人一机一环境系统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心理学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等在各自的学会中分别设立了工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航空人体工效、航医、数生分会,人机工程专业委员会等有关工效学的专业学术团体。1989年中国成立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