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朱熹

朱熹(1130一1200)南宋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宋代理学之集大成者。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曾师事李侗,为二程四传弟子。曾任泉州同安主簿、秘书阁修撰等职。主张抗金。重视教育,多次建精舍聚徒讲学。博览群书,广注典籍,对多家学说融会贯通。于经、史、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皆有贡献。其心理思想内容丰富。提出“形生神发”的形神观,但并未明确肯定形体产生心理。他提出的“心虚无物”的心物观明确肯定心理不必依赖于物。但也有形先神后、“事物之来,随感而应”(《朱子语类》卷十六)的正确说法。主张感知阶梯说和知觉层次说,前者把知觉的进化与发展划分为草木知觉、鸟兽知觉与人的知觉三个层次:后者把知觉过程划分为“知”与“觉”两个阶段。认为思维包括“思”与“虑”两个阶段,并明确指出两者间的区别。还考察了思虑与记忆、感知的辩证关系。关于情,继承张载的“心统性情”说并加以发挥,即把性静情动、性本情用这两种观点也包括在内。还区分了广义的情和狭义的情,前者犹心理过程,后者即情绪、情感。 关于欲,提出“欲澜”说。还以是否合乎天理为标准,把欲区分为“好底”和“不好底”两大类。从“情乱、情不乱”的观点出发,提出节情的主张。又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其实质是公私之辩或公私之争。在志意心理思想方面,认为志是“心之所之”,意是“心之所发”。还详细考察了志与意的区别、联系和共同点。继承张载的“志公意私”说并有所发挥。 赋予“才”以两种涵义,即才质与才能,前者犹今之自然素质,后者即今之能力。考察了才与情、志、术的关系,认为动态的情制约于静态的才;“非才无以济其志,非术无以辅其才”(《通鉴室记》。把性分为物性与人性两种,并指出两者之间既有心理的联系,更有心理的差别。其教育心理思想主要包括人性理论、学习心理、德育心理、差异心理和教师心理等内容。在人性理论方面,继承张载的性二元论传统,也把性划分为气质之性与天命之性,认为气质之性有美有恶,而天命之性是纯善无恶的,只是后来受有善有恶的气质之性的“蔽锢”,才显示不出其本来面目。“性譬之水,本皆清也,以净器盛之则清,以不净之器盛之则臭,以污泥之器盛之则浊,本然之清,未尝不在。”(《朱子语类》卷四)正因为天命之性的“本然之清”始终存在,教育的目的与方向就是要变化气质之性,恢复天命之性。在学习心理方面,认为学习的根本目的是“明人伦”,掌握道德规范。把学习过程分为立志、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时习、笃行七个阶段,并提出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等学习原则与方法,影响后世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在德育心理方面,把德育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即识道明理、好善恶恶、守志持恒、躬行实践。将德育的原则与方法归结为有德无才,不能为用:过而能改,复于无过:诗歌养性,荡涤邪秽;取善辅仁,德业日进;慎独愧耻,所系甚大等。 特别强调道德行为的训练与从小进行道德教育,“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而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欲其习与知长,化与心成,而无轩格不胜之患也。”(《题小学》)对道德认识特别重视,提出“德慧”(道德智慧)概念。在差异心理方面,主张对狂、狷等不同类型的人要“因其志节,激厉裁抑”、“小以成小,大以成大”,并明确提出“圣贤施教,多因其材”的命题。在教师心理方面,其最大的贡献是对教师角色地位的看法。认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承担的角色是“引路”者、“证明”者和“商量”者。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注》及后人编纂的《海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朱子大全》等。

问念心理:专业级心理学知识库和文献资料库,免费心理学知识与资料分享,专业心理学论文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