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心理治疗
中医心理治疗中国传统医学中心理治疗的理论及实践。两千余年前中医医学模式即包含社会一心理因素在内。在其所论致病的三大原因中,七情位列第二,位列第三的除心理因素外,还有社会因素。因此中医治疗除从生物因素考虑外,还着眼于心理因素,即以语言和行为的效力促使患者心态转变而达到治愈疾病之目的。《内经》中即有专门篇章论述心理治疗,其理论基础在于阴阳平衡,亦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在治疗上也建立了一些基本原则,如“视人之五态乃治之”,要“临病问便”与“从容人事”等。至于具体疗法也颇多,有“以情胜情”、“正言疏导”、“移精变气”、“祝说病由”、“释梦”与“静志澄心”等。以后历代都有发展,如“转移注意”治疗、“假诈”治疗、“习以为常”治疗、“嫌恶”治疗、“诱引”治疗、“怡情畅怀”治疗与“导引行气”治疗等,在临床应用上都有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