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智能心理思想

智能心理思想关于智力与能力问题的心理思想。主要有三种。(1)智力与能力的界说。《荀子·正名》:“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所以能之在人者谓之能,能有所合谓之能。”把智能看成是在先天资质的基础上与外物相接触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首次提出了智能相对独立论。三国魏王弼认为“智者,谓知之为也”(《老子道德经注》上篇),即智力是一种认识能力。《刘子新论·贵速》:“智所以为妙者,以其应时而知也,若事过而后知,则与无智者齐矣”,“才能成功,以速为贵:智能决谋,以疾为奇也”。以快速敏捷的反应作为智能的特征。唐柳宗元:“能者用而智者谋”(《梓人传》),以外显与内隐的活动作为智能区分的标志。北宋王安石肯定智能既“受之天”、“得乎天”,又要“受之人”、“得乎人”,形成了独特的天人结合的智能观。明清之际王夫之也有类似的看法,“夫能有迹,知无迹,故知可诡、能不可诡”(《周易外传·系辞上》)。(2)智能的形成。首先要以先天的“才”为基础。南宋朱熹认为“才是心之力,是有气力去做底”。他的弟子陈淳界说:“才是才质。”都是指智能要有先天相应的才质为基础。其次,智能要在后天学习与锻炼中成长。荀子认为知而好问然后能才。东汉王充《论衡·实知》:“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故智能之土,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王夫之也指出:“人之有知有能也,皆心固有之知能,得学而适遇也。”(《读四书大全说·中庸》)(3)智能密切联系。王夫之认为“知能相因,不知则亦不能也”:同时能力又可促进智力的发展,如下棋只是“终日打谱,亦不能尽达杀活之机,必亦与人对弈,而后谱中谱外之理,皆有以悉与其故”。由于二者关系密切,不少思想家常统称为智能。《吕氏春秋·审分》:“不知乘物而自怙恃,夺其智能,多其教诏,而好自以,…此亡国之风也。”

问念心理:专业级心理学知识库和文献资料库,免费心理学知识与资料分享,专业心理学论文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