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知虑心理思想

知虑心理思想关于认识过程中感知与思维问题的心理思想。古代许多思想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知虑的性质和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浅则为知,深则为虑。南朝范缜说:“知即是虑,浅则为知,深则为虑。”(《神灭论》)《器子·经上》:“知,接也”、“虑,求也”,区分了知虑在认识中不同层次的功用。东汉王充说:“须任耳目以定情实”(《论衡·实知》),而“是非者不徒耳目,必开心意”(《论衡·薄葬》)。唐刘禹锡说:“以目而视,得形之粗者也:以智而视,得形之微者也”(《刘禹锡集·天论中》),接触到知虑在反映内容上深浅的差异。(2)不同的生理器官功能。《孟子·告子上》:“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荀子也以“天官”、“天君”区分了产生知虑的不同官能,“征知必将待天官当薄其类然后可也”,“心也者道之主宰也”(《荀子·正名》),体现了心思为谋的主导作用。《管子·心术上》也有“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南宋叶适提出:“耳目之官不思而为聪明,自外人以成其内也:思曰睿,自内出以成其外也”(《习学记言序目》),接触到知虑活动的不同机理。明吴廷翰指出:“人而无心无知”,“然有心而无耳目,则心亦何寄乎?”认识到“君”与“官”在认识活动中又是密切联系的。(3)知二元论。宋代从张载开始,二程、朱熹都把认识划分为“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前者合内外于耳目之内,与今之感性认识大致相当:后者合内外于耳目之外,与理性认识大体相符。明王廷相说:“婴儿在胞中自能饮食,出胞时便能视听,此天性之知,神化之不容己者:自余因习而知,因悟而知,因过而知,因疑而知,皆人道之知也。”(《雅述上》)提出“天性之知”与“人道之知”,很怡当地说明了知虑的发生与发展。(4)“良知”说。自孟子提出“良知”之后,宋陆九渊发展为:“人有五官,官有其职,某因思是便收此心,然惟有照物而已。”(《语录下》)明王守仁更认为“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传习录中》),把生知膨胀到格物致知的源泉。(5)知与虑的关系。 古代不少思想家都肯定感知与思维是相互依赖的。如东汉王充讲“耳目论”与“心意议”,既要“信闻见于外”,又要“诠订于内”,反对“用耳目论,不以心意议”,“信闻见于外,不诠订于内。”(《论衡·薄葬》)北宋李靓指出感知是思维的基础,“耳目狭而心广者,未之有也”(《李靓集·广历民言》)。 明王廷相明确提出“知者,思与见闻之会”的命题,认为“神性虽灵,必借见闻思虑而知”(《雅述》上)。明清之际的戴震则把耳目之官与心之官比作君臣关系,用以说明知与虑是相互制约的。

问念心理:专业级心理学知识库和文献资料库,免费心理学知识与资料分享,专业心理学论文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