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知觉

知觉(perception)个体经由各感官觉知环境中物体的存在、特征及其彼此关系的过程。亦即个体选择、组织和解释感觉信息的过程。与感觉相比,它反映的是客观物体和机体自身状态的整体经验,是多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 以赫尔姆霍茨为代表的传统知觉理论认为,每种感觉通道接受其适宜的刺激,通过相应的生活过程在大脑产生各种简单的感觉经验,而这些感觉经验联合起来,并用过去经验加以补充,就形成对某事物的知觉。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等,具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等。知觉不仅依赖刺激物的物理特性,也依赖主体的态度、知识和经验。其理论主要有:(1)格式塔学派提出的知觉经验和神经过程同型论。认为知觉形象与知觉的中枢神经系统过程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某些刺激被知觉为图形,而其他刺激被知觉为背景,是因为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具有同样的电磁场特性,而在大脑中形成一定的“完形”,即人们知觉经验中的图形一背景关系。该理论尚未找到生理学事实的支持。(2)知觉推断理论。认为知觉经验是一个混合物,其中一部分来自当前的感觉,大部分是从大脑存储的信息中提取出来的。瞬间输入的感觉信息是不完整的,不足以确定外界刺激是什么,需要根据经验对外来刺激作出关于物体性质的推断。(3)以J.J.吉布森为代表的心理物理对应理论。认为自然界的刺激信息是完整充分的,知觉者直接和环境接触,环境提供的信息结构完全可以产生完整的知觉经验,而知觉中完全不需要假设推理的参与。(4)特征觉察器理论。20世纪6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来神经系统的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神经系统具有接受外界复杂刺激的各类感受器,感受器之间的侧向联系能反映物体的各种特性,即存在专门感受特定刺激的细胞(即特征觉察器)。如中枢神经系统和大脑皮层不同细胞的感受野能分别感受物体的形状、颜色、方向和运动等特征:视网膜细胞的侧抑制反映明度的相对关系,在改变照明的条件下使明度知觉具有恒常性。不过特征觉察器理论只能解释一些简单的知觉现象,还远不能解释更复杂的图形知觉和具体事物知觉。

问念心理:专业级心理学知识库和文献资料库,免费心理学知识与资料分享,专业心理学论文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