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闸门控制理论

闸门控制理论(gatecontroltheory)一译“闸门控制学说”。关于痛觉机理的一种解释。麦扎克1973年提出。他认为,脊髓中有一个控制痛觉信息传向大脑的闸门。 外周神经冲动进入脊髓后,传向三个系统:(1)后角的胶质细胞区(SG):(2)后角的第一级中枢传递细胞(T细胞),(3)后索纤维投射到脑。疼痛是由上述三个系统互相作用而决定的,主要取决于T细胞向高级中枢发放神经冲动的数量和形式,而T细胞活动又受SG细胞的控制,SG细胞起闸门作用。粗的神经纤维兴奋时,可使T细胞快速发放神经冲动,同时使SG细胞兴奋,反馈抑制T细胞发放冲动,使T细胞迅速停止放电,阐门关闭,不产生痛觉:细的神经纤维兴奋时,也可使T细胞发放神经神动,这时,SG细胞被抑制,T细胞放电加强,闸门开放,使疼痛性神经冲动通过,从而产生痛觉。此外,中枢神经控制系统也能控制闸门的开关。其意义有两点:(1)能解释临床上一些痛觉症状产生的原因。如触压幻肢痛病人身体的很多部位,都可以诱发其幻肢痛。这是传入冲动造成T细胞兴奋增强的缘故。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是由粗纤维大量受损,致使闸门开放而造成的。这时,轻轻抚摩或振动皮肤,可以止痛,可能是激活了粗纤维的缘故。(2)为临床采用新镇痛措施开辟了新途径。目前人们对它还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关于痛觉的解释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其理论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问念心理:专业级心理学知识库和文献资料库,免费心理学知识与资料分享,专业心理学论文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