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性-非抑制性行为
抑制性-非抑制性行为(inhibited-uninhibitedbehavior)个体面对不熟悉或出乎意料的人、物或情境时表现出的回避、退缩、胆怯或接近、趋向和大胆的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卡根提出。卡根发现,个体在面对不熟悉情境的最初10分钟一15分钟内,处于一种心理上的不确定状态,通常会以不同方式作出反应。有的儿童反应为啼哭、退缩或身体动作的极端抑制,会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退回到熟人身边或离开不熟悉事件发生的地点,具有相似智力和社会背景的另一些儿童反应则大不相同,会微笑,正在进行的活动无明显改变,甚至可能会主动接近不熟悉事件。前者为行为抑制性,后者为行为非抑制性。前一类儿童在十几分钟之后大多会克服他们的抑制性,但这种行为类型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内会稳定地表现出来。在21个月一31个月的白人儿童中各有15%~20%分别属于行为抑制性和非抑制性儿童。早期A.托马斯和切斯在纽约纵向研究中曾发现,儿童的抑制现象在1岁一2岁时表现最为明显,并把这种接近或回避不熟悉事件的行为反应作为气质的一个维度。以后卡根采用陌生情境技术更系统深入地研究发现,对于总体样本而言,行为抑制性一非抑制性缺乏稳定性,但对于极端类型的儿童来说,行为抑制性一非抑制性可稳定地保持到7.5岁。认为,遗传等生物学因素对行为抑制性一非抑制性特色的形成和发展起决定作用。研究发现,先天边缘叶唤醒阈限低,对不熟悉事物具有不确定性害羞的3岁儿童,与先天不具有倾向于胆怯行为的生理偏差而因后天经验获得这种行为的一般害羞儿童之间存在质的差异。并且行为抑制性~非抑制性儿童之间在心率和心率变化中存在稳定差异,并一直保持到7.5岁(极端行为抑制性儿童的心率高且稳定)。行为抑制性一非抑制性不是一个连续变量,而是两个质的范畴。若把两者放在一个连续体上,就忽视了两者在生理学上的差异和行为的起源及可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