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言尽意

言尽意关于言语能充分表述思维的观点。与“言不尽意”相对。西晋欧阳建提出“言尽意”论,并以此作文章篇名。认为思维把握“物”、“理”(意)不能抛开“名”和“言”的作用,“古今务于正名,圣贤不能去言,其故何也?诚以理行于心,非言不畅,物定于彼,非名不辨。言不畅志,则无以相接,名不辨物,则鉴识不显,”名称、概念用于区别事物,言语用于表达思维:名称、概念随事物而变化,言语随思维而变化。宋代二程作了补充诠释,《二程集·答横渠张子厚先生书》:“心之精微,口不能宜,加之笨拙于文辞,又吏事匆匆,未能精虑,当否伫报,然举大要,亦当近之矣。”认为言语基本上可以表达思维,但思维内容十分丰富,往往又难以充分表达。明清之际王夫之也反对割裂言意,认为“言”可“尽意”。

问念心理:专业级心理学知识库和文献资料库,免费心理学知识与资料分享,专业心理学论文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