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荀子

荀子(约前313一前238)战国末期思想家、教育家。 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汉人避宣帝讳,称为孙卿。赵国郇(今山西临猗县)人。游学于齐,后三为祭酒(学长)。继赴楚国,由春申君用为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令。后著书终老该地。在心理学思想方面,提出“形具神生”的形神观与“精合感应”的心物观。认为心理是“物感”与“人应”结合而产生的。关于知虑心理思想,提出“天官”论、“天君”论、“心治五官”论,用以说明“形具神生”的基本原理,并具体论证感知、思维以及感知与思维关系等方面的生理机制问题。全面而系统地考察错觉的种类及产生原因,其“厌目而视,视一为两”的错觉发现,带有心理实验的性质。还论及幻觉问题。提出“虚壹而静”说,认为要有效地进行认识,必须具备三项心理条件,即“虚”(巩固记忆)、“壹”(集中注意)、“静”(冷静思考)。其“正名”逻辑有助于把握思维活动的规律。在情欲心理思想方面,将情、欲、性三者结合在一起进行考察。认为性天生就有,情是性的本质的表现,欲由对外物的感应而生。主张“爱、恶、喜、怒、哀、乐”的“六情”说。提出人欲“一同”、“欲不可去”、“欲不可尽”、欲物“相持而长”四条欲的规律。强调对情欲的“节”与“导”。关于志意心理思想,主要有志意观和能动观两种观点:志意视,将志意与德行、道义、礼节等并提,十分重视志意,又将志意、血气、知虑并提,体现出一种心理的知、情(血气)、意“三分法”:能动观,认为人的心既是形体的管辖者,又是精神的主宰者。在智能心理思想方面,提出智能相对独立论与智能天人结合论。“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 所以能之在人者谓之能,能有所合谓之能。”(《荀子·正名》,以下引文均引自《葡子》,只注明篇名)关于性习心理思想,以提出“性恶”论著称于世。由此出发,还提出性伪之分、性伪之合、化性起伪等命题,并肯定环境、教育与主观努力在化性起伪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对教育心理思想有较深人的研究。主要包括人性理论、学习心理、德有心理、差异心理和教师心理五个方面。在人性理论方面,从“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命题出发,认为人的心理的发展,乃是性(先天)伪(后天)之合的过程,即在先天的生性的基础上,用后天的习性去加工,以便把“受乎天”的恶性改造成“受乎人”的善性。而其中学校教育扮演重要角色,“故构木必将待樂栝悉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性恶》)。在学习心理方面,认为学习具有使人获得知识、增长才能、养成品德的重要意义,“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把学习分为“入乎耳”、“箸乎心”和“布乎四体,形乎动静”三个阶段。在学习方法上,特别强调积累的作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同上)重视“功在不舍”的恒心:“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同上)提倡“专一不二”、“专心一志”的学习态度。在德育心理方面,提出“德操”概念,“君子隘穷而不失,劳倦而不苟,临患难而不忘细席之言”(《大略》),“君子贫穷而志广,富贵而体恭,安燕而血气不惰,劳勸而容貌不枯,怒不过夺,喜不过子”(《修身》)。主张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因材施教:“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毅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犏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怠慢僄弃,则炤之以祸灾愚款端卷,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同上)还提出诱导、自察、自省、言行一致等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在差异心理方面,分析君子与小人的心理差异,“君子大心则敬天而道,小心则畏义而节:知则明通而类,愚则端悫而法:见由则恭而止,见闭则敬而齐;喜则和而治,忧则静而理:通则文而明,穷则约而详。小人则不然,大心则慢而暴,小心则淫而倾:知则攫盗而渐,愚则毒贼而乱;见由则兑而倨,见闭则怨而险:喜则轻而翻,忧则挫而慑:通则骄而偏,穷则弃而碾”(《不苟》)。还具体划分了“通士”、“公士”、“直士”、“慈士”、“小人”五种不同的性格类型。在教师心理方面,重视数师的作用,认为“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儒教》)。提出教师须具备四项心理品质,即“尊严而惮”、“耆艾而信”、“不陵不犯”、“知徽而论”(《致士》)。还论及社会心理、军事心理思想、文艺(音乐)心理思想等。著有《荀子》三十二篇。

问念心理:专业级心理学知识库和文献资料库,免费心理学知识与资料分享,专业心理学论文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