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性习论

性习论中国古代社会心理学思想。探讨人性形成、发展和变化中遗传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最早的典籍《尚书·太甲》阐述“习与性成”的观点。不同时期的思想家进一步扩充和深化这一思想。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提出性与习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问题,并指明人性在先天方面很近似,但因后天的习染,会显出很大差异。荀子认为:“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萄子·礼论》)把性看作是先天遗传的,其对立面是伪,属后天习得,是以性为基础的被塑造物。墨家把生性喻为素丝,把后天环境与教育看作习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墨子·所染》),故染不可不慎,强调要慎重对待。汉贾谊重视教育在人性形成中的作用。他说:“夫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毋不正,犹生于齐之不能不齐言也。习与不正人居之,不能不毋正,犹生于越之不能不越言也。”(《陈政事疏》)董仲舒也认为“质朴之谓性,性非教化不成”,故要求“下务明教化民,以成性也”。东汉王充以蓬和纱为喻说:“蓬生麻间,不扶自直,白纱入缁,不染自黑。彼蓬之性不直,纱之质不黑,麻扶缁染,使之直黑。夫人之性,犹蓬纱也,在所渐染而善恶变矣。”(《论衡·率性》)明王廷相提出:“凡人之性成于习”(《答薛君采论性书》),强调每个人的先天禀性差异不大,行为的善恶因习染所致。明清之际王夫之认为:“夫性生理也,日生则日成也”,“习与性成者,习成而性与成也”(《尚书引义·太甲二》),肯定性是一天天发展起来的,随着习的形成与发展,性也一起形成和发展。颜元则认为·人性并非生来就有善恶,而是成于习染并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习与性成,方是乾乾不息”(《习斋言行录》)。人的心理或行为的主要动因是遗传还是环境?抑或人的生物性与社会性哪个是心理或行为的根本决定因素?一直是社会心理学发展史上长期争执不休的古老问题。性习论提供了一个独到的解决途径:确认人性有遗传而来的和学习而来的两种,生性即人的自然本性,只有少数几种,习性即人的社会本性,是大量的,并且具有广阔的发展可能性。在强调习性在人性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同时,并未忽视生性对于人性发展所起的基础作用。

问念心理:专业级心理学知识库和文献资料库,免费心理学知识与资料分享,专业心理学论文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