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三品论
性三品论认为天生人性中具有上、中、下三个品级的一种理论。西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中提出“天质之朴”的人性存在有“圣人之性”、“中民之性”与“斗筲之性”的差异。圣人之性天生是善的,且是“成民之性自任者”:斗筲之性天生是恶的,通过教化也不能成为善;只有“中民之性,有善质而未能善”,经教化可以成为善:如不觉悟也可能成为恶。东汉王充以人的“禀气厚薄”,也把人性分为三品:察气厚而多者是善的,少而薄者是恶的,处于中间者则可善可恶。唐韩愈以人性中所含仁义礼智信的纯杂搭配不同也分人性为三品:以一德为主兼通四德者,是最完善的上品人性;一德有不足或有些违背,“其余四也混”者,是“可导而上下”的中品人性;一德有违反,其余四德也背离者,是最坏的下品人性(《原性》)。性三品论试图以天生人性的差异来说明现实等级制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