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皮亚杰理论
新皮亚杰理论(neo-Piagetiantheory)补充、修正皮亚杰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结果,并结合信息加工理论而形成的一种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帕斯库一利恩、K,费希尔、哈洛德、凯泽、杜弥修等。其产生以20世纪60年代日内瓦大学建立“心理与教育科学院”为契机。1976年蒙纳德发表的《儿童心理学的变革》一文,标志走向该学派。1985年,第一本文集《皮亚杰理论的未来:新皮亚杰学派》发表。提出三个理论假设:(1)儿童认知呈阶段性发展,表现为三四种不同的结构水平:(2)高级组织结构包含低级组织结构:(3)儿童认知结构的获得在适当环境中具有年龄特征。主要特点:(1)特别强调社会关系、交往、社会文化、社会性发展的研究;(2)更重视应用的研究;(3)不赞成只研究认知的发展,而把儿童心理发展当作整体研究:(4)强调被试在实际过程中的作用:(5)注意采用现代技术探索皮亚杰研究中未包括的方面。该理论在保留皮亚杰经典理论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扩充和修正了皮亚杰的理论。扩充表现在:(1)试图寻找同化的详细过程:(2)肯定皮亚杰后期著作中提到的结构转化可通过某一特殊领域进行,而不必通过全部相同系列水平的课程实施才能获得:(3)提出了结构系列的循环论:(4)提供比皮亚杰理论更详细的社会化情感功能模式及其全部发展规律。修正表现在:(1)按照儿童认知结构的形式、复杂化程度和水平层次,对儿童认知结构综合地下定义,使之更广泛,更具普遍性;(2)提出认知结构复杂化的高限浮动,即儿童在某些领域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3)这种高限假设决定于成熟的规律;(4)在认知结构发展中存在个体差异,(5)文化根源决定高水平结构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