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心理语言学

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亦称“语言心理学”。心理学分支学科。综合运用心理学和语言学的理论和实验手段,研究人类个体语言的获得、理解和生成的过程及其规律。其研究范围:(1)语言的知觉和理解,人在知觉和理解语言时的内部心理过程及其规律;(2)语言的生成,人把想要说的内容转换成外部言语的心理过程;(3)语言的获得,人类个体的语言是如何获得和发展的:(4)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言语的神经学基础、言语障碍及不同社会情境中人们对语言的使用等。该学科以人类的语言活动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不同于以语言的结构和功能为研究对象的理论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是在心理学与语言学的结合点上产生的。该学科名称于20世纪50年代后被广泛使用。 1953年,J.B.卡罗尔在《语言之研究》一书中同时使用“心理语言学”和“语言心理学”这两个词,并认为语言科学和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已有可能把这两门学科结合起来用于研究各种学习和使用语言的心理活动。同年,美国社会科学院的语言学和心理学委员会联合召开学术讨论会,专门研究这种结合的可能性和意义。1954年,奥斯古德把讨论会的论文报告汇编成《心理语言学:理论和研究问题的概观》一书。从此,心理语言学研究在欧美各国特别是在美国广泛开展。但50年代前,心理语言学研究主要受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这个时期的工作在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论和华生的客观功能主义思想支配下进行,大多从刺激~反应的观点来探讨人类的语言行为,认为语言行为无非是一套习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逐步形成。 虽然积累了不少有用的经验材料,但不能说明人类复杂的语言行为。乔姆斯基1957年出版《句法结构》一书,提出短语结构规则和转换生成语法理论。1959年,他撰文批判斯金纳的《言语行为》,在学术界引起震动。1965年他发表《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进一步修正自己的学说,对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作了区分,提出语言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概念,探讨语言的普遍现象和语言的习得问题等,成为乔姆斯基学术思想发展中的第二个里程碑。不少学者对他提出的短语结构、转换生成、语言习得机制等基本概念的心理现实性展开广泛的实验考察。如采用配对联想学习的方法,考察短语结构成分是否作为人的记忆单位;采用句子记忆与配对的方法,考察转换生成语法的心理现实性;到托儿所观察儿童是怎样形成自己的语法的:从生物学和神经生理学的角度研究语言产生的物质基础等。这些研究的结果虽不尽一致,但乔姆斯基学说的提出,推动了心理语言学的研究乃至认知心理学的诞生。心理语言学应用广泛,与哲学、教育学、发展心理学、神经生理学、人工智能、数理逻辑学、失语症和精神治疗学等有密切关系,对语言教学有重要意义。

问念心理:专业级心理学知识库和文献资料库,免费心理学知识与资料分享,专业心理学论文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