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心理学本土化

心理学本土化(indigenizationofpsychology)当代心理学发展中的本国化趋势。即试图对欧洲或美国的心理学进行本土化改造或重建。亦是本土心理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欧洲或美国的心理学长期被作为世界性的心理学,被认为是唯一合理和普遍适用的。这在20世纪80年代后受到非欧洲或非美国的一些心理学家的质疑,心理学本土化运动在非欧洲或非美国的许多国家得到响应,并逐渐成为世界性潮流。这一趋势旨在解决欧洲或美国心理学的文化适用性问题,克服其在研究内容上的有限性和研究方式上的局限性。经历三个阶段:(1)不断提高对欧洲及美国心理学模式局限性的认识:(2)日益接受运用问题定向的方法研究民族心理和行为;(3)不断提高对受本土传统驱动的存在于当地风俗和行为中的丰富心理潜质的敏感性。包括组织结构的本土化、研究课题的本土化、理论验证的本土化、研究程式的本土化。其研究模式有四:(1)语言学取向,即关注当地文化中能反映民众思想、价值和行为的语言;(2)经验取向,即强调经验的验证和概念的文化特性的论证:(3)应用取向,即研究和解决当地文化背景中的一些社会问题;(4)实际取向,即只考虑研究与本土文化相关的因素而不考虑普遍的变量。其研究途径:(l)外源性本土化,即先引进某些西方心理学的理论、概念和方法,再加以改造,以适应本土文化的需要:(2)内源性本土化,指理论、概念和方法产生于本土文化,将本土内部信息视为心理学知识的最初来源。加拿大心理学家埃德尔1999年提出判断本土化程度的5条标准:外源性的限制和支持特因素(如经济资源、人力资源及其他社会因素等)、内源性的限制和支持因素(如培训系统、学科专业组织和实践活动等)、学术研究织围(如研究目标、学科任务、学术标准、评估和反馈、合作研究、学术带头人、团队人际关系等)、个体驱力(如研究者的成熟度、个人工作义务、研究取向的本土化特征等)、最终研究成果(如研究独创性、质量、时效、应用和相关研究、对本国问题的关注和文化敏感性等)。参见“本土心理学”。

问念心理:专业级心理学知识库和文献资料库,免费心理学知识与资料分享,专业心理学论文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