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负荷
心理负荷(mentalload)亦称“心理工作负荷”。在单位时间内人体承受的心理活动的量。是在控制、决策等工作中,员工的工作能力与工作输入负荷的比例。不同的负荷要求不同的心理努力。在相同负荷中,因动机、经验等不同,个体体验到的负荷也不同。其评价技术:(1)时间线分析。用有效的总时间与用于完成任务的时间的比率来预测工作负荷。(2)主要任务测量。主要任务摊度的增加通常引起心理负荷的增加。任务难度参数以刺激间隔、信息输入量、信息源数量、控制复杂性或相容性等指标来表达。 (3)第二任务测量。在操作者完成主要任务时,令其同时完成另一项任务。根据两项任务的业绩来推断主要任务的负荷。所用的方法很多,如有节奏的敲击、探究反应时、记忆搜寻、时间估计、随机数产生等。(4)生理测量。包括脑诱发电位、瞳孔直径、心率等。(5)主观评价。对心理负荷的内在机制有不同的理论。(1)单通道的信息加工理论。布罗德本特1958年提出。他认为人有一个单通道有限容量的心理系统,采取严格的系列加工方式进行信息加工。通道的容量决定信息处理的速率。(2)中枢加工容量理论。 N.默里1957年认为,每个人的中枢加工器可通过某种计划来分配自己有限的心理加工容量。(3)多通道模型。D.A.奥尔波特1972年提出。认为人是…个具有具体目标的加工器系统,可运用不同的加工器同时做出心理资源的分配和利用,完成多项目标。若两种任务需要同一种专门加工器,将产生干扰,增加工作负荷。(4)单资源理论。由卡内曼1973年提出。认为人体中有一种通用的资源,从事任何活动都动用这种资源,但这种资源是有限的,一且需求的增加超出资源供应的限度,就会导致生理变化、紧张状况的加剧和工作效益的下降。(5)多资源理论。威肯斯1976年提出。认为人存在多种资源,在同时进行多种工作时,依工作性质的不同,可利用相同或不同的资源。若使用相同资源,测不同工作之间将出现资源竞争,发生相互干扰,导致紧张和效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