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澄
吴澄(1249一1333)元思想家、教育家。字幼清。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曾任国子监司业、瀚林学士、经筵讲官。因隐居时筑草庐数间,讲学著述,学者称“草庐先生”。 与许衡齐名,人称“南吴北许”。其学本于南宋朱熹,兼宗陆学,主张折中朱陆。主张形神相离的形神观,认为人生则“神与体合”,人死则“神与体离”。指出人心是身的主宰,而“敬”又主宰人心。提出“知者,心之灵而智之用也”(《宋元学案·草庐精语》),把认识与智力区别开来。既强调闻见之知对“致知”的重要性,亦重视思维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还论及注意问题,要求“应接之处,心专无二”(《答王参政仪伯书》)。认为人有爱、恶、哀、乐、喜、怒、忧、惧、悲、欲十种情感。主张“性其情,而不使性其情”(《宋元学案·草庐精语》):用“敬”来保持善心。认为人的智愚贤不肖无丰厚吝啬之分,原本无甚差别。这些心理特性“我固有之,不待外求也:扩而充之,不待增益也”(《象山先生语录序》)。认为人性是得之于天的本然之性,因气质不同而有善恶。把中国古代人性论争论划分为三种类别:(1)“论性不论气”。只讲天地之性,不讲气质之性,如孟了。(2)“论气不论性”。 只讲气质之性,不讲天地之性,如荀子、扬雄。(3)“性气统一论”。气质之性与天地之性“非有两等”,“二之则不是”,如张载、程颐以及他本人。其教育心理思想丰富。提出心性论,论证人接受教育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关于学习心理思想,继承朱熹的有关见解,也主张积累与贯通相结合是学习的基本过程。认为学习过程亦可归结为《中庸》的五个阶段:“有一理不通,一事不能,非博也。”应“无事不学”(《外集·杂识四》)。“审问者,难疑令问,宜反复详尽于问,若匆遽急迫,粗略鲁葬,非审也。”(同上)认为只有学习者“思之思之又思之”,才能“致其知”,才能“自求之”、“自趋之”、“自得之”(《自得斋记》)。“因其思之所及而明辨之,乃无所疑惑”(《外集·杂识四》)。“知之而不行者,未尝真知也,果知之,未尝不行也”(《学则序》)。认为德育过程是一个从知到行、知行兼该的过程,包括四个阶段:发明本心一提高道德认识,约情归性一调控道德情感,勉进足止—坚持道德意志,躬行实践一落实道德行为。根据知行关系,将道德水平划分为“至德”、“敏德”、“庸德”三个层次。赞同孔子有关智力类型的观点,认为“上圣以下,下愚以上,或清或浊,或美或恶,分数多寡,有万不同”(《答人问性理》)。主张因材施教。认为学习“必以择师为先”(《瑞州路正德书院记》):教师道德高尚,才能培养出有高尚道德的学生,“师傅保得人,则所教之人其德完成”(《礼记纂言》)。著有《草庐吴文正公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