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
王充(27一约97)东汉思想家、哲学家。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原籍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祖父王泛因避仇迁居江南。6岁开始读书。8岁入书馆习字,又学《论语》、《尚书》,日诵千言。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班彪。 因仕进无途,回乡“屏居教授",中年曾任县及都尉府的掾、功曹,后人州为从事,转治中,皆为小吏。晚年辞职家居,以教书为业,并从事著述。所著《论衡》具有唯物主义观点和无神论思想,也包含丰富的心理学论述。在形神观方面,既探讨“形存神存”的一面、也探讨“神朽神亡”的一面。在心物观方面,提出“如无闻见·则无所状”的命题,已涉及今之所谓反映论。对感知心理思想的最大贡献是,描述了感知的种种规律,对太阳错觉作了实证性的探索。重视思维(心意)的作用,并主张将“心意论”与“耳目论”(感知)相结合。 论及情感的两极性和感染性,以及情感的增力功能,并认为“情可知”,主张“礼情相应”。肯定欲求是人的本性,其存在是合理的:还论及欲求的层次性,以及情感与欲求的关系。 认为人的志(动机)与功(效果)往往不一致。智与能都以“才”为基础,并均表现出一定的“力”:智与能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可以把两者合称为智能。反对先知说和生知说。认为智能可以在学习中,通过-·定活动和练习获得发展和提高。继承并发展先秦世硕等人的性有善有恶论,形成“性三品论”,与薰仲舒的“性三品论”如出一辙。从性有善有恶论出发,提出人性能变、人性需变和人性通过教育来变的观点。其学知论思想突出,坚持学而后知、不学不知,反对先知与生知。在学习心理方面,将学习过程分为积累、博通与致用三个环节,认为“积学于身也多,故用心也固”(《论衡·状留》);提出“儒生力多者,博达疏通”(《效力》):强调“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超奇》)。重视创新,不迷信古代、权威、书本、教师。研究学习的原则与方法,提出勒学不舍,“问以发之”,学思结合,温故知新,效验有证等。在德育心理方面,把德育过程分为四个阶段:道德批判,主张“疾虚妄”、驳伪说;尽材成德,即主张发展人的聪明才智,完善道德人格:反情治性,即要禁防、去除恶的情性,培育、发展善的情性;切磋琢磨,认为要养成高尚的品德行为,就应当“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量知》)。关于差异心理,从知能才学的角度,将人才(知识分子)划分为鸿儒、文人、通人、儒生、文吏五种类型,并分析其各自的特点。在教师心理方面,反对“信师”,倡导“距师”,并对教师品质提出严格要求:道德高尚,可为“人法”,知识渊博.“无所不包”:才智高超,“才高知大”(《别通》)。其社会心理思想体现在个体心理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方面,继承前人思想,提出“渐染说”。认为“夫人之性,犹蓬纱也,在所渐染而善恶变矣。善渐于恶,恶化于善,成为性行”(《率性》)。在《定贤》、《累害》和《艺增》等篇章中,论述妒忌、毁谤和流言等人际交往的误区。在管理心理思想方面,认为赏罚未必是社会控制的唯一手段,也可通过“伪恩”来取悦民心、安抚民心,“人亦可以伪恩动也”(《定贤》)。认为劝导效果与被劝导者的需要有密切联系,即“故为善于不欲得善之主,虽善不见爱;为不善于欲得不善之主,虽不善不见增”(《逢遇》)。著有《论衡》八十五篇,其中《招致》仅存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