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同类相食性

同类相食性(cannibalism)动物吃同物种活的或死的成员的习性。早年西班牙和法国探险家在安第列斯群岛发现加勒比(Cari)印第安人吃敌人和俘虏的肉,整个部落因此闻名,被称为“cannibals'”,即“(arib”的谐音,此后专指动物吃同类的行为习性。有主动和被动两种。主动的指动物主动捕杀并吃掉本种成员,被动的指动物只吃已死的本种成员。在动物界有一定普遍性,不仅出现在紧张和异常场合,有时也发生在正常环境中。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大约138个物种有此行为,且都是正常反应。这些物种包括原生动物、节肢动物(甲壳纲桡足类、蜘蛛纲、昆虫纲)、软体动物、鱼类、无尾两栖动物(青蛙、獺蛤蟆等)、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其中低等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居多数,哺乳类和鸟类动物只占很少一部分。装备最好杀戮工具的食肉目动物强烈抑制同类相食,除非在极特殊的情况下。雄狮刚统治一个新群体时,有时会杀死所有群内的幼狮,甚至把它们吃掉,有观点认为这样能斩断前一狮王遗传谐系,使失去幼狮的母狮容易发情:酸狗有时主动和被动地吃同类:鸟类是双亲或手足吃幼鸟,偶尔包括自己的卵:大海鸥既吃卵又吃雏鸟。受几种因素影响:种群密度太大,食源枯竭,被食者行为诱发以及紧张状态。

问念心理:专业级心理学知识库和文献资料库,免费心理学知识与资料分享,专业心理学论文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