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听觉排放说

听觉排放说(volleytheoryofhearing)亦称“听觉共鸣一排放说”。听觉频率说的一种。韦弗根据自已的实验观察,在听觉频率说的基础上结合听觉位置说于1949年提出。该学说认为,对低于400赫兹的低频声的膏高知觉,可能是频率说在起作用:对高于500赫兹的高频声的音高知觉,可能是位置说在起作用:而对400赫兹~500赫兹的中高频率,则可能是上述两种学说都在起作用。韦弗发现,单个听神经纤维的放电频率至多不超过每秒数百次,无法解释由数千条神经纤维组成的听神经的放电频率可与刺激的频率同步这一现象。这一现象可能是听神经内具有不同兴奋时相的许多神经纤维协同活动的结果。对不同时相发生反应的神经纤维之间的交替排放,可达到与较高刺激频率同步:而当声波频率超过5000赫兹时.听神经不再同步放电,而赫尔姆霍茨假定的共鸣位置原则就可能起作用。 该学说既承认声波的不同频率在耳蜗基底膜上.有不同的代表区域(即听觉行波说),也承认一定的频率的声音刺激能引起听神经发放相应的神经脉冲(即听觉频率说中的排放原则)。两者相结合,即可在耳蜗中完成对整个所听声频范围的频率分析。

问念心理:专业级心理学知识库和文献资料库,免费心理学知识与资料分享,专业心理学论文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