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孙思邈

孙思邈(581一682)唐医学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少年好学,对医学有较深研究,并博涉经史百家学术,兼通佛典。曾长年隐居太白山、终南山等,终身不仕,著述传学,专心采药治病,对贫富贵贱一律看待,医德高尚。 后世称为“药王”。重视胎教胎养,认为孕妇的心理、言语、行为都会影响胎儿心身的发展,要求孕妇“口诵诗书,古今箴诫:居处简静,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弹琴瑟,调心神,和性情,节嗜欲,庶事洁净”。对婴幼儿的身心发展观察细微,较翔实地论述变蒸学说。认为小儿生后,要经十变、五小蒸、三大蒸,“积五百七十六日”“乃成人”。在心理病因方面,从形神相互依附为用的关系出发,认为有两类病理机制:一类是心理失常引起机体不适致病;一类是机体病变引起心理失常。并把这两类致病因素归结为“七气”、“七伤”、“五劳”、“七绝”等。关于心理治疗,除继承《内经》开创的一套心疗方法外,还从病人和医生两方面论述心理因素在治疗中的作用。认为医生应考虑病人的心理特点,如急于求成、乱用药物、不遵医嘱、易受暗示等。还主张医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心理品质与职业道德,如要涉猎群书,精熟医道,要大慈侧隐,誓感普救:要用心精徽,一丝不苟;要举止端庄,尊重同道等。重视养生,有丰富的心理卫生思想。如指出养生之道有五难,即名利不去,喜怒不除,声色不去,滋味不绝,神虑消散等。提倡“十二少”,摈弃“十二多”:“故善摄生者,常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事,少恶行。此十二少者,养性之都契也。 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多语则气乏,多笑则脏伤,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滋,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事则专迷不理,多恶行则憔悴无权。此十二多不除,则荣卫失度,气血妄行,丧生之本也。”对性心理卫生有独特见解。还收集整理大量益智方药。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

问念心理:专业级心理学知识库和文献资料库,免费心理学知识与资料分享,专业心理学论文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