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苏轼

苏轼(1037一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父苏淘、弟苏辙合称“三苏”。嘉祐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县判官。熙宁时,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调。先后任杭州、密州、徐州通判,湖州知州。因被诬“谤讪朝廷”而获罪,贬黄州团练副使。哲宗时召还,为礼部郎中,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兼侍读。晚年,先后被贬惠州、琼州等地。 才气纵横,诗、文俱绝,书、画并称。其文艺心理思想自成体系,内容相当丰富。认为作家应当细心观察事物的形态,把握其特征,以便进行复照或模写,此即所谓“随物赋形”(《文说》)。但作家对事物的观察不能仅停留于“随物赋形”(即有什么样的“物”就反映什么样的“形”)的水平,而必须进一步做到“神与万物交”,“不留于一物”(《书李伯时山庄图后》)。把艺术观察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目视”,即以感知直接与物交接;二是“神视”,即要“寓意于物”(《宝绘堂记》)、“游于物之外”(《超然台记》),冷静地观察事物,并超越形体而得物之意趣和精神。认为创作主体要进行创作,必须把握事物的整体形象,做到“胸有成竹”。如画竹然,不能“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而“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文与可画贫筜谷偃竹记》),这样才能得心应手,笔到竹成,自有意境。但创作(如画竹)不单纯是技巧问题,还涉及创作主体的精神境界。即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必须移入创作客体之中,做到“身与竹化”:“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疑神?”(《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之一)在这种精神境界中,凝神遐想,意与景合,自然就能创造出心物合一、天化生成的优秀作品。 认为在艺术传达过程中,必须发挥想象的功能:“古来画师非俗士,妙想实与诗同出。”(《次韵吴传正枯木歌》)必须把握灵感的高潮:“画竹必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鹃落,少纵则逝矣。”(《文与可画贫筜谷偃竹记》)必须重视情感的进发:“言发于心而冲于口,吐出则逆人,茹之则逆予,以谓宁逆人也,故卒吐之。”(《录渊明诗》)主张以淡、静、虚的心境去创作和鉴赏文艺作品。“淡”谓作品“外枯而中裔,似淡而实美”(《评韩柳诗》),即以简朴(“枯淡”)的形式表达深邃的内容。“静”谓心境宁静,而“神以静舍,心以静充,志以静宁,虑以静明。”(《江子静字序》)以此心境才能领略“枯淡”作品的“味外之味”,即作品的“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书黄子思诗集后》)的意蕴。“虚”谓心境空虚明净:“正则静,静测定、定则虚,虚则明。”(《江子静字序》)以此心境方可把握“枯淡”作品的“象外之象”,即超脱艺术形象的具体内容而体会到其无限的意境。其艺术观察、艺术构思、艺术传达与审美心境等文艺心理思想对后世颇有影响。著述极丰,后人辑为《东坡七集》。

问念心理:专业级心理学知识库和文献资料库,免费心理学知识与资料分享,专业心理学论文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