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experimentaldesign)①统计学分支学科。研究如何科学地安排试验,以便能有效地搜集到与实验目的密切关联的数据资料,并给出分析数据的统计方法。 所谓“科学地安排试验”是指以尽可能少的试验次数得到最佳的试验结果的实验条件的处理。涉及:(1)根据某学科提出的科学假说或研究假说提出一个关于研究总体的统计假设。将一个实际问题转化为一个统计问题的过程。(2)确定实验条件(即自变量),以及实验中待控制的额外变量(即控制变量、干扰变量等)。(3)确定因变量(即响应变量),为实验者提供评价结果的指标,并要给出统计分析方法。(4)确定如何将实验条件安排给实验单位的方法。例如实验因素与水平的确定、不同因素的各水平间如何搭配、实验单位如何分配到不同实验条件下去等。(5)指定所需的实验单位(即试验对象)数目以及它们各自的总体。巴心理学实验研究重要环节。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而制定的实验计划、方法策略及相关的统计分析程序。探讨变量间因果关系的逻辑基础。内容包括:(1)根据研究目的提出假设;(2)确定验证假设的方法、程序:(3)选择恰当的处理、分析实验观测数据的统计方法。主要作用是实现对各类变量的有效控制。具体地说,旨在实验控制条件下有效地操纵或改变自变量(即刺激变量),使因变量(即反应变量)的变化得以有效地观测,并通过实验程序的合理安排,对无关变量(即额外变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其基本类型有:(1)根据是否设置对照组(即控制组),可分为单组设计和对比设计:(2)根据分组特点和处理方式,可分为完全随机化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3)根据实验中自变量的多少,可分为单因素设计和多因素设计:(4)根据被试接受实验处理的特点,可分为被试间设计、被试内设计和混合设计:(5)根据实验中涉及的变量的控制程度,可分为准实验设计和真实验设计。对实验设计的评价标准有:(1)实验设计与研究问题的匹配,即实验设计是否能恰当地、有针对性地解决研究者要解决的问题;(2)内部效度,即实验设计是否有效地控制了无关变量,使反应变量的变化完全由自变量决定,也即要求实验的因果关系明确:(3)外部效度即生态效度,要求实验结果在具备科学性的基础上,还具有普遍性,能推论到其他被试或其他情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