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心理学
审美心理学(aestheticpsychology)亦称“心理美学”。美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研究人类审美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现象和经验,从中探索审美活动心理规律。其研究内容包括:(1)个体审美心理活动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2)个体审美心理结构的构成成分及其关系:(3)个体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与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4)个体审美心理活动与其他心理活动的关系等。其发展有一个漫长的历史。在古代,审美心理学思想就已产生。古希腊毕达哥拉斯认为人只有采用旁观的心理状态,才能获得审美愉悦。 柏拉图认为,在“迷狂”心理状态下的人才能超脱尘世,得到美的享受。此后,夏夫兹博里、哈奇生、休谟、康德、叔本华等对审美过程中的心理机制、审美能力、审美感受、审美趣味、审美情感、审美联想等进行了探讨,为现代审美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莫定了基础。科学审美心理学诞生于1876年,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发表《美学导论》,主张采用心理学的实验方法研究美学问题,并建立了审美心理学历史上第一个重要的流派一一实验美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国心理学家屈尔佩、齐亨,美国心理学家瓦伦丁等。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叶,与实验美学同时兴起的重要审美心理学流派是移情说、距离说、孤立说和快乐说。移情说的代表人物有:费肖尔父子、李普斯、谷鲁斯、V.李等,认为审美实际上是一个移情的过程,个体的审美享受就是通过移情过程而获得的。距离说的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布洛,主张审美要与对象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要摆脱功利的、实用的态度,采用超脱的态度才能获得审美享受。孤立说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心理学家闵斯特伯格,认为只有将事物从其他事物中孤立出来,不考虑它的原因和结果,才能产生美和审美享受。快乐说的代表人物有:G.艾伦、萨利、居约和马歇尔等,强调从生理、心理的角度研究人的审美快感,侧重美感的生理基础。20世纪初到60年代,审美心理学进一步得到发展,相继产生了几个影响较大的学派,即精神分析学派、格式塔心理学学派、人本主义学派、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等。精神分析审美心理理论建立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基础上,强调无意识的象征表现和替代性满足是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的基础,强调集体潜意识和原形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的作用。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和荣格。格式塔审美心理理论依据格式塔心理学的知觉原理来分析艺术品的结构,解释视觉艺术的创造和欣赏问题,并从发展心理学角度研究儿童绘画、音乐的发展问题,代表人物有德国心理学家考夫卡、阿恩海姆,奥地利艺术心理学家埃伦茨韦格,美国音乐心理学家L,迈尔。人本主义审美心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强调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艺术活动中的作用,认为自我实现是一种创造性过程,也是审美人格的形成过程,“高峰体验”是艺术创作和欣赏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是对真善美的彻底领悟。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审美心理理论由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创立,强调在社会文化历史的背景中研究艺术作品的创造和欣赏。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代表人物是梅拉赫,他组织了一批社会科学家、自然科学家和艺术家共同探讨艺术创作过程和艺术接受过程的心理机制问题。信息论、行为主义心理学也对审美心理学作出过自己的贡献。此外,英国艺术心理学家冈布里奇、美国发展心理学家H,加德纳、美国艺术心理学家温诺、德国心理学家W.舒里安等,他们虽未形成明显的学派,但都各自在审美心理学领域作出了独特贡献。其研究方法有两大类:(1)用主观内省方法,去观察、体会、研究自己的审美心理体验:(2)用科学的主要是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客观地观察、分析实验结果,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他提倡的这种审美研究,已形成了一门学科,即实验美学。当前这两种研究方法趋向于结合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