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社会隔离

社会隔离(socialisolation)①一译“社会孤立”。个体因被忽视、被拒绝或主动退缩而失去积极的人际联系。 哈洛对幼猴研究发现,那些在出生6个月被完全隔离的幼猴后来表现出极其异常的社会行为,如对任何社会性接触都感到恐惧,有反抗和退缩行为。社会孤立(如一般的社会性剥夺)可能剥夺被孤立儿童许多重要的社会化经验,增加儿童的社会适应问题并导致后期的社会适应不良。产生显著的发展迟滞和缺陷。在福利院、孤儿院等设施机构中长大或缺少支持性看护人的年幼儿童,在语言、交往技能、身体能力、反应性和情感表达等方面都显示出发展迟缓。被同伴孤立的儿童经常比受欢迎儿童更可能表现出社会适应困难,如学业失败、行为不端或犯罪,精神或心理疾病等问题。儿童期的社会孤立可能被焦虑和社会技能缺失加剧。 社会技能训练计划可用于帮助儿童和成人改变社会孤立状况。⑨心理学实验研究方法。用于研究动物个体之间的交互行为对个体行为发展的影响。具体指将幼小动物单独饲养并断绝其与同类动物互相交往的机会。实验证明,自断乳起单独饲养3个月后的大鼠有许多不正常的行为:神经紧张,功击性强,难以制服和好咬人。体质上也不正常,易发生皮炎,肾上腺比一般大鼠的重。但让它与其他大鼠生活一段时间后,这种不正常的行为和生理状况会逐渐消失。 在灵长动物中,社会隔离的影响可能导致永久性的不正常行为。如与同类隔离的小猴,长大后没有正常的交配模式。 许多鸣禽如孵出后即将它置于听不到本种雄鸟歌声的环境中喂养,则它成年后就不能发出本种雄鸟的婉转歌声。这类实验证明,动物同种个体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个体行为的正常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动物的行为发展并非由遗传基因单独决定。

问念心理:专业级心理学知识库和文献资料库,免费心理学知识与资料分享,专业心理学论文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