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
萨特(JeanPaulSartre,1905一1980)法国哲学家、作家、评论家,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生于法国巴黎一海军军官家庭。幼年丧父,寄居外祖父家。中学时代开始接触叔本华、尼采、柏格森等人的著作,对文学也有浓厚兴趣。1924年人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1929年获中学哲学教师学衔,随后任教于高级中学。1933一1935年赴德国柏林法兰西学院进修哲学,师从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回国后继续任教。1936年起发表哲学著作,并接受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观点。1940年被德军俘虏,关人集中营,次年逃出,后积极参加抵抗运动。1945年创办政治和文学评论刊物《现代》,传播存在主义思想。50年代积极参加维护世界和平活动,1955年访问中国。1964年拒绝接受诺贝尔文学奖。1968年5月巴黎爆发反政府学潮时,站在学生一边,并先后任“极左派”报纸《人民事业》和《解放》的主编。 70年代健康每况愈下,仍坚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哲学上,早年建立现象本体论,即“把实在限于想象”的理论。将现象区分为两种存在:一是自在存在,标志意识之外的事物的范畴:二是自为存在,标志人及其意识的范畴。从“存在先于本质”的论断出发,认为人先有自身的存在,然后通过自为,即通过意识的活动确定自身的本质。强调自为是自由出现的根源,自由是自为存在的本身。人只是自由选择和自由创造的结果。后期试图将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以其“历史辩证”填补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空场”,创造最合理的“融合集团”的社会结构。其心理学思想观点:(1)主张建构人学心理学。从存在主义出发,采用现象学方法,批评以往哲学和心理学无视人的存在与本质,把人变成附属品,强调以人和人性为中心,着重研究人的主观性,包括人的意识、情绪、想象、意志、价值、责任、主观设计、自由选择和自我创造等。(2)赞赏存在精神分析。批评弗洛伊德把人视为内驱力的集合体,受无意识力量的统治。强调人的行为决定于目的,目的是人的“基础设计”。依据基础设计进行选择是有意识的、不断发展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选择是以积极负责的态度创造人生的意义和方向,若相信无意识就会放弃选择,也就等于回避承担责任。但认为只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才能告诉人们一个成年人的“全人格”。详细论述存在精神分析,认为通过分析患者的行为可揭示其价值体系,并导致当前价值体系的最初选择。将这种选择呈现给忠者,患者就会重新认识到它,若患者加以否认,分析师就必须转向揭露还未暴露的最初的真实选择以及患者自我欺骗或存在不良动机的原因。这种存在精神分析对心理学产生直接影响。(3)剖析“烦恼、孤寂和绝望”的心态。认为意识是人的主要现实,对自由的认识和选择是意识的主要特征。情绪是“一种理解世界的可靠方式”,一旦情绪难以表现,这种方式即发生转变,或通过幻想来改变,或通过昏厥来逃避。从人的主观性、自由和责任出发,阐述人的消极悲观情绪形成的心理机制。认为烦恼是伴随责任的一种心态。因人身内外无所依恃,人的存在由自己决定,这样的绝对自由就造成人的孤寂。坚信只有现实是可信赖的,其他如梦想、期待和希望都不过是一种失意的梦、失策的希望和空虚的期待。由此把绝望与个人奋斗视为形影相随的东西,体现强调个人存在、个人自由的主观唯心主义倾向和对人生、社会的消极悲观情绪。著有《想象》(1936)、《情绪:一种理论提纲》(1939)、《想象心理学》(1949)、《存在与虚无》(1943,中译本由陈宜良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出版)、《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6,中译本由周辅成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出版)、《辩证理性批判》(1960,中译本由徐懋庸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出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