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认知-评估理论

认知-评估理论(cognitionevaluationtheory)亦称“情绪评估-兴奋学说”。情绪理论。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主要强调来自外界环境的影响需经过人的评价与估量才能产生情绪。认为情绪与人们对事物的评估相联系,人的认知过程左右人们对情绪的解释和反应。当一个人把知觉的对象评估为有益时,就会产生接近的体验和相应的生理反应;当一个人把知觉对象评估为有害时,就会产生回避的反应和相应的生理变化;当评估为与己无关时,就会产生漠然的体验而予以忽视。人们在不同的情境下,其知觉对象尽管相同,但他们的情绪反应模式可能会因为大脑皮层对情境的估量上的差异、个体过去的经验及当时的感受而有所不同。据此认为,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基础。如图,感受器(R)输送不同的冲动,通过丘脑(Th)的感受接力站(SR),通过通路1到达大脑皮层(C)。在大脑皮层水平上,情景被评估(EV),一种特殊的态度,如害怕(F)或愤怒(A)就在这里形成。皮层的态度通过通路2输送一种冲动的模式,达到丘脑中心的交感神经系统的接力站(SNS),或通过通路2'达到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接力站(PNS),或者兼有,于是兴奋发放到血管(BIV)和内脏组织。从外周来的不同冲动,通过丘脑的感觉接力站(SR),然后到达皮层,形成内脏变化的感觉(S)。 这种从外周来的感觉的反馈在大脑皮层被评估,即把纯粹的认知经验转化为感受到的一种情绪。阿诺德把皮层下的全部过程与大脑皮层的作用相联系,同时把情绪与认知过程相联系。因此有人认为这是较为完善的情绪理论。

问念心理:专业级心理学知识库和文献资料库,免费心理学知识与资料分享,专业心理学论文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