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人性

人性(humannature)①人类具有的本质属性。人格心理学中谈及人性,即是对人类动机特性的分析。动机是行为的根本原因,许多人格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即动机的理论,都对人的本性作出根本假设。主要内容:(1)人类动机的性质,即人性的善恶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人性持消极悲观态度,认为人类是被文明挫败的动物,假设人类强大的内驱力是性和攻击,因与社会相抵触,只能被压抑在潜意识中。阿德勒、猛妮和罗杰斯对人性特积极乐观态度,假定人的潜能是主动积极的,人类有愿望和能力发展其潜能。中庸的理论家视人性为既善又恶。如荣格认为,人类的某些潜意识动机是黑暗和恐怖的,而其他潜意识动机是创造性的源泉,引导人类积极地解决问题。马斯洛、G.W.奥尔波特、弗洛姆、埃里克森亦对人性持中庸观点。 (2)人类动机的动力。弗洛伊德理论提出动机的驱力减弱模型。假设活动内驱力创造一种紧张兴奋的状态,是不愉快的经验,而人类行为的基本目的是追求愉悦和避免痛苦,故只能采取行动,减弱内驱力,恢复平衡状态。沙利文亦认为人的根本目的是减弱内部紧张。但许多理论家对此并不赞同,认为大量紧张增加的活动出于人类合理的需要,如好奇心、竞争力、技能学习、冒险行为以及对世界和自己的深入了解。如马斯洛即支持动机的二元论,认为人类既受遗乏动机的驱使,设法减弱一些动机,如饥、饿、渴、安全,或从他人身上获取爱和尊散,又受发展动机的激发,包括愉悦的、紧张增加的活动,个人积极的内部潜力的实现等。 G.W,奥尔波特亦认为成熟的个体要维持且增加紧张的水平来实现远期目标。弗洛伊德是心理决定论者,认为所有的身心行为都取决于过去;而如荣格、阿德勒、沙利文、G.W.奥尔波特、默里、罗杰斯、马斯洛等则属目的论者,认为行为取决于个体对未来的解释,人格的形成根植于过去、现在与将来。人格理论家亦达成共识,即人类动机在某种程度上是无意识的,不易被唤起、被认识,但“认识自己”是人类的最高愿望。(3)人类动机的分类。弗洛伊德认为人类动机是强有力的性和攻击内驱力。荣格提出的动机结构包括性、饥、渴、冲动、活动,创造性、通过宗教获取的高尚情感,以及通过个性化协调人格结构的各个部分,并达到自身展现。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论,认为动机包括两大系统:匮乏动机和发展动机,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以满足,高层次的需要才能实现。阿德勒、(.W.奥尔波特、罗杰斯、霍妮、沙利文、埃里克森、R.R.梅、R.B.卡特尔等也对人类动机作出各自的分类。不同的人性观决定人格心理学家对人的行为作出不同的解释、建议和指导。⑨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性”的最高层次。指人区别于动物的一切属性(特性、特点、特征)的综合或总称。人同万物均来自于气,故人性也来自于气性,亦即气性在人身上的体现。北宋张载云:“天性在人,正犹水性之冰。”(《正蒙·诚明》)此处的“天性”即气性。而教育也就是要使学习“立人之性”,知道人之“所以为人”(《张子语录中》)。古代思想家曾从不同的角度划分为不同的种类:(1)以人性的来源,把人性分为生性与习性。 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此为划分生性与习性之滥觞,历代思想家几乎均持此种观点。生性谓天生之性,犹今之自然本性;习性谓习得之性,犹今之社会本性。(2)从善恶与有无来分:有善无恶,即善性;有恶无善,即恶性;有善有恶;即“善恶混”性;无善无恶,即墨子所说的“素丝”之性、道家所说的“素朴”之性、告子所说的“无善无不善”之性。(3)张载将人性划分为气质之性与天地之性,是谓性二元论。宋明思想家多持此种分类观点,但也有不少思想家对之持反对态度。

问念心理:专业级心理学知识库和文献资料库,免费心理学知识与资料分享,专业心理学论文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