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personalitypsychology)心理学分支学科。研究现实的人,寻求描述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绪和行为的独特模式,以及综合影响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诸多过程,包括生物学的、发展的、认知的、情绪的、动机的和社会的交互作用,对现实生活中的个体作出整体的解释:研究正常的和异常的个体,为异常行为及其改变提供解释和治疗基础。是一门多范型、多理论的学科。主要研究内容:(1)人格理论、人格研究、人格评鉴及三者之间的关系;(2)人格结构,探讨稳定的个体差异由哪些心理要素构成,这些要素以何种方式加以组织;(3)人格动力,探讨驱使人从事各种活动的力量:(4)人格发展,探讨人格的发展及其阶段性等;(5)人格适应,探讨适应的本质以及如何改变异常行为等。主要理论:(1)精神分析论。包括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论及荣格、阿德勒、弗洛姆、沙利文、霍妮和埃里克森等的新精神分析论。其共同观点:所有人的人格都应用整合的观点来描述;一般都强调人格有一个发展过程,并依存于诸因素的整合:强调动机特别是潜意识动机在健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2)特质论。包括G.W、奥尔波特、R.B.卡特尔和艾森克的人格理论。都假定人格是一些特质或某些行为、认知、情绪等稳定的反应方式的集合。早期特质论者所指的人格特质是人们在形容词词表上的反应,之后的特质论者则采用因素分析法,力图将潜在的人格特质分离出来。R.B.卡特尔的特质论较有影响,他认为,基本的潜源特质有12种,每个人都有一定数量的潜源特质;人格理论的目标是找到个体的潜源特质以便作出预测。 (3)类型论。认为某一群人都具有某种特性而与另一群人相区别。如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区分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气质类型,德国精神病学家克雷奇默区分出瘦长型、矮胖型、强壮型和发育异常型,美国心理学家谢尔顿把人分为内胚叶型和中胚叶型等。类型论强调人们之间的共同性,特质论则强调人们之间的差异性,两种理论理解的人格涵义不同。(4)学习论。强调把学习理论应用于人格研究。包括行为论和社会学习论。前者以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为主要代表,但其理论中并无明确的人格定义和解释,而只用强化来说明人格的形成和改变,认为人格只是人们看到的个体的行为模式。后者以班杜拉为代表,认为人格是从社会环境中学到的复杂行为,除强化偶联外,认知学习起更重要的作用。(5)现象学取向。包括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马斯洛和G.A.凯利等的人格理论。不关心人格的潜意识动机、先天的决定因素、特质和强化史,只关注人的主观经验,认为人格即个体对世界的知觉和看法。 持现象学观点的人格理论家大多有存在主义倾向,强调人的选择能力、人生的意义、对未来的追求和存在的重要性。 对人格的研究和评价因对人格的理解不同而异。人格研究有三种常用的方法:(1)临床研究,即对个体进行系统的深度考察。(2)相关研究,通常采用统计测量建立个体间的差异量之间的相关性。(3)实验研究,对变量进行系统操纵,用以探明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人格评鉴指在具体条件下,以系统的方式收集有关的人格资料。其技术主要有晤谈、自陈测验、行为评鉴、心理生理学技术和隐测量。 任何一种评鉴技术都力求使所得到的资料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这既是人格评鉴的关键,也是困难所在。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中唯一对个体进行整体研究,对人性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与其他心理学分支学科存在重叠。如在探讨个体的认知、情感和动机的稳定性及其相互关系上,与普通心理学有重叠;在探讨人格发展及其影响因素上,与发展心理学有重叠;在探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上,与社会心理学有重叠;在探讨人格适应、人格健康与治疗上,与变态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有重叠。

问念心理:专业级心理学知识库和文献资料库,免费心理学知识与资料分享,专业心理学论文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