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禀论
气禀论关于人性发生、发展与形成因素的一种观点。 与“习染论”相对。气禀的概念最早见于《韩非子·解老》:“是以死生气禀焉”。东汉王充明确提出:“人禀气而生,含气而长,得贵则贵,得贱则贱。”(《论衡·命义》)宋代理学家提出了区分气质之性与天命之性的性二元论,认为至善如水的天命之性对于尧舜与百姓都是相同的,这个抽象的天命必性通过“气”的中介降落到人体,人受这个“气”所形成的性即气质之性,气质之性与天命之性一同构成人性。 朱熹是比较典型的气禀决定论者:“禀得精英之气,便为圣为贤,便是得理之全,得理之正:禀得清明者,便英爽;禀得敦厚者,便温和:禀得清高者,便贵;禀得丰厚者,便富;禀得久长者,便寿:禀得衰颓薄浊者,便为愚、不肖,为贫,为贱,为天。”(《朱子语类》卷四)由于气禀论者承认天命之性的至善,在夸大气禀对人的决定作用的同时,也肯定了人性的可变性。如陈淳解释说:“气虽不齐,而大本则一。故虽下愚,亦可变而为善,然工夫最难,非百倍其功者不能。”〔《北溪字义·性》)气禀论肯定“气”对人性、心理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它实质上是先天因素决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