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effect)亦称“罗森塔尔效应”、“人际期望效应”。社会心理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殷切期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在“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老师期望和小学生智力发展”实验中发现并命名。实验中先对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预测未来发展的智力测验,而后在各班随机抽取20%的学生作为实验组,并向各班教师言称这些学生有很大的学习发展潜力,其余80%的学生作为控制组。8个月后,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同样的测验,发现一二年级实验组学生的智力比控制组学生智力有更大提高(其平均智商:一年级实验组较前增加27.4,控制组仅为12;二年级实验组较前增加16.5,控制组仅为7),其余两组差别不显著。他们认为,教师因受到实验者的暗示,不仅对实验组学生抱有高期望,而且有意无意地通过态度、表情、体谅和给予更多的提问、辅导、赞许等行为方式,将隐含的期望传递给这些学生,学生则给教师以积极的反馈:这种反馈又激起教师更大的教育热情,维持其原有期望,并对这些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照。如此循环往复,以致这些学生的智力、学业成绩以及社会行为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靠拢,使期望成为事实。并借用古希腊神话中人物皮格马利翁命名该现象。皮格马利翁传说为古代塞浦路斯一位善于牙雕的国王,因他把全部热情与期望倾注于自己创作的美丽少女雕像身上,竞使雕像活起来了,使他梦想成真,以此类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激活学生而产生戏剧性教育效果这种现象。其后,S.H,布朗和罗杰斯等研究认为教师期望实现过程各环节受诸多因素影响,教师期望的形成是由学生性别、身体特征、家庭经济状况、兄弟姐妹情况、民族背景、智力测验结果、以前考试成绩、性格和行为的累加记录等信息为信息输入为依据,并不取决于单一的智力信息。 这些信息的输入还要通过教师个人不同的认知系统进行过滤与评价,才分别对学生产生学业或社会行为的或高或低的期望。期望一旦形成,就会通过表达期望的行为方式将信息传递给期望对象。据哈里斯的分析研究,在教师方面出现的次数较多的传递期望行为有31项,包括各种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去创造气筑、保持近距离、身体倾向、微笑等特异反应倾向,授以较多较难的补充教材,给予较多回答问题的机会等。当这些信息向学生输人时,还要通过学生个人的认知系统对它们进行过滤与评价,其中涉及对教师的总印象、对教师评价的认知、对教师动机的估计以及学生本人的自我观念、自尊水平、自我价值感等,直至形成学生的自我期望。之后,就会作出一系列行为反应,向教师输入,成为教师维持或修改原有期望的根据。如此构成一套首尾相连、周而复始的良性或恶性循环。

问念心理:专业级心理学知识库和文献资料库,免费心理学知识与资料分享,专业心理学论文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