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
尼采(FriedrichNietzsche,1844-1900)德国哲学家、诗人。唯意志论和生命哲学的主要代表之一。早年就读于波恩大学和莱比锡大学。1869年起任瑞士巴塞尔大学古典语言学教授。1879年因病辞职,专事著述。没有成体系的美学著作,但很多深刻的见解影响一大批作家、艺术家。在美学上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赋予艺术以形而上学的意义。其所谓“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最有影响。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日神阿波罗和酒神狄奥尼苏斯这两个形象来象征两种基本的心理经验,譬喻两种根本的艺术冲动,借以说明艺术的起源、发展及其本质。日神和酒神都根植于人的本能,是自然界本身生命意志强大、力量充溢的表现。日神是光明之神,是美的外观象征,而美的外观本质上是人的一种幻觉。日神精神沉湎于外观的幻觉,用美的面纱遮盖人生的悲剧面目,不追究世界和人生的真相。 梦是生活中的日神状态。酒神则象征情绪的放纵。酒神状态是整个情绪系统的激动亢奋,是情绪的总激发和总释放。 个体在这种状态中追求一种解除束缚、复归原始的体验,获得与世界本体融合的最高欢乐。酒神精神是具有形而上深度的悲剧情绪,要破除外观的幻觉,揭开面纱,直视人生悲剧。醉是酒神状态的表现。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对立统一,构成艺术发展的心理原动力。艺术的价值在于战胜人生的悲剧性,艺术的本质则正在于从人生的悲剧中获得审美快感,从而拯救人生。还认为,艺术家或者是日神精神式的梦境艺术家,或者是酒神精神式的迷狂艺术家,或者是将两种精神集于一身的艺术家,造型艺术和史诗体现日神精神,音乐、舞蹈和抒情诗体现酒神精神;梦和碎是分别体现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两种基本的审美状态。对美感心理有多种分析说明:(1)联想说。认为将一个对象感受为美,是因为对象激活了主体无意识中对以往种种美好体验的回忆。美感是以无意识联想为基础的一种错觉。(2)动物性快感说。认为人存在性冲动、碎、残酷等动物性快感状态,一旦被激活,这些极其精妙的快感和欲望的混合即审美状态。(3)同感说。认为在远古,人学会在心中迅速领悟和模仿对方感情的本领,此即同感,由同感而产生各种美感。 (4)距离说。认为美感有赖于一定的空间或时间的距离。 其思想极大地影响西方哲学和文艺思潮。著有《悲剧的诞生》(1872)、《扎拉图斯特如是说》(1883)、《善恶之彼岸》(1886)、《权力意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