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MariaMontessori,1870一1952)女。 意大利儿童教育家。生于意大利安科纳附近的基亚拉瓦莱。1896年于罗马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精神病诊所助理医生,并继续攻读哲学和实验心理学。其间赴伦敦和巴黎调查对智力发育迟滞儿童的治疗情况。1898-1900年任斯库奥托尼亚学校主任。1899一1901年领导罗马低能儿童教育师范学校的工作。1900一1907年任罗马大学精神学诊所教员和讲师。1904年任罗马大学人类学教授。同情智力迟滞儿童,认为不能采用前人的教育方法,相信若创造适当的环境,采用得当的方法,就能教育好智力迟滞儿童。1907年在罗马创办名为“儿童之家”的学校,开展改善智力迟滞儿童的教育实践,经6年努力,使这些儿童的阅读和书写能力基本相当于同龄正常儿童。其儿童发展理论强调儿童感觉的重要性。认为儿童具有天赋潜能,处在不断成长和发展状态,他们从内在需要出发,凭借天然的求知欲和敏感性,积极感受环境中的印象,形成人格并逐步成熟。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获得自然发展的自由,成为身心健康、自信和有学习能力的正常儿童。新的教育学须以了解儿童为基础,促进儿童的人格发展,不能局限于传授知识,教师的职责在于提供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环境,帮助儿童进行自我教育,避免一切有损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不必要的干涉。提出所有儿童都要经过5个感觉时期:秩序的感觉时期(出生一3岁);调节的感觉时期(1岁~2岁);使用双手的感觉时期(1.5岁~3岁);行走的感觉时期和语言的感觉时期。重视儿童的天赋潜能和内心需要,认为儿童的感觉功能和运动功能密不可分,并创制齐备的感觉运动训练教具供儿童自由选择,认为经过不断操作,能达到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目的。这些主张均强调主观能动性和意志力在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著有《科学教育学:儿童的发现》(1909)、《教育人类学》(1910)、《从儿童到青少年》(1948)、《人的培养》(1949)、《能吸收的头脑》(1949)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