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书名。亦称《吕览》。先秦时期一部重要典籍。系秦相吕不韦召集门下宾客儒士集体编写而成。《汉书·艺文志》著录二十六卷,列为杂家。今本卷数与《汉志》同,共160篇。成书于秦始皇八年(前239)或六年。吕不韦编纂此书的政治目的是为完成统一大业,为即将出现的新兴王朝提出一套完整的统治策略和理论,因而其中含有丰富的社会心理思想。关于人际交往、人际关系方面,认识到群体的凝聚力源于人们相互交往中的互利,“群之可聚也,相与利之也。”(《恃君》)觉察到群体中个人的名位及职分关系到群体的存亡:“名正则治,名丧则乱。”(《正名》)因而主张在群体内部“为治必先定分”。把统一人心视为保持社会安定的关键因素,认为“一而治,两而乱”(《执一》)。关于管理心理思想,从人性角度对作为管理心理依据的欲求性质进行了考察。认为“人之情,欲寿而恶天,欲安而恶危,欲荣而恶辱,欲逸而恶劳。四欲得,四恶除,则心适矣。”(《适音》)统治者若能顺应人民的这些天性,即满足老百姓“寿”、“安”、“荣”、“逸”的“四欲”,使其免于“天”、“危”、“孵”、“劳”的“四恶”,就能令无不行、禁无不止。主张统治者要善于引起人的欲求以激励其积极性。认为“欲”与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动力、工作积极性的高低有直接关系,“使民无欲,上虽贤犹不能用…故人之欲多者,其可得用亦多:人之欲少者,其得用亦少;无欲者,不可得用也。”(《为欲》)所以,“善为上者,能令人得欲无穷,故人之可得用亦无穷也。”还主张君主“行德爱人”,因为“行德爱人则民亲其上,民亲其上则皆乐为其君死矣。”(《爱土》)重视人才的作用,认为“身定,国安,天下治,必贤人。”(《求人》)主张选材要注重真才实学,不务虚名,反对“以全举人”而“贵取一”(《举难》)。注重赏罚的价值。根据人“欲荣利,恶辱害”的本性,主张把荣辱作为赏罚的具体内容,“辱害所以为罚充也,荣利所以为赏实也。”(《用民》)认识到音乐可感化人心,能影响社会风俗的形成与改变:“凡音乐通乎政,而移风平俗者,俗定而音乐化之矣。”所以统治者要积极发挥音乐的教化作用,以端正民风,“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特以欢耳目、极口腹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行理义也。”(《适音》)注本有汉高诱《吕氏春秋注》,今人许维透《吕氏春秋集释》、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等。

问念心理:专业级心理学知识库和文献资料库,免费心理学知识与资料分享,专业心理学论文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