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
境界中国古代文艺心理思想用语。审美的意境。原为佛教用语。《成唯识论》:“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唐王昌龄《诗格》提出“物境”、“情境”与“意境”等所谓“诗有三境”,开始以“境”来评论诗歌创作。后世学者多用“境界”作为美学范畴,以评论文艺剑作之得失。明江进之评论白居易诗:“诗之境界,到白公不知开扩多少”;清叶燮评苏轼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近代学者王国维认为“境界”包含着“物”与“情”两个方面,是由“真境”与“真情”在作品中构成的浑然一体的艺术美世界。关于“境界”的构成,提出“造境”与“写境”两条途径,前者为虚构之境,后者是写实之境,二者虽有所区分,但它们却往往是融合在一起的。将“境界”区分为两种,即“有我之境,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人间词话》)。这是文艺创作中情景交融、物我统一状态的理论概括,对理解今之“情境”、“心理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