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一译“心理分析”。西方现代心理学流派。19世纪末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首创,并经其后继者修正形成的用于研究和治疗精神疾患的方法,理论和技术,号称西方心理学的第二势力。包括经典精神分析和新精神分析。经典精神分析又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最初为弗洛伊德探讨治疗精神神经症(特别是癔病)的一种方法和技术,进而发展成为一种潜意识心理学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与西方传统学院心理学相对立的心理学流派。弗洛伊德1882年开始与布洛伊尔合作治疗癔病,1895年合著的《癔病研究》为精神分析理论奠定基础。作为心理学理论体系的精神分析学说,其发展分早期和后期两个阶段。早期理论的有关论述集中在《释梦》(1900)、《日常生活精神病理学》(1901)、《性学三论》(1905)、《精神分析引论》(1916一1917)等著作中。其主要内容,除在精神神经症的医疗实践中所杂用的自由联想法和某些理论(如移情、压抑和抵抗)外,主要有心理地形学(将人的心理活动自下而上分为潜意识、前意识、意识三个层次),精神决定论(神经症患者的一切症候与常人生活中的各种失误和偶然行为,都有其潜意识的目的),梦的解释(包括神经症患者和常人的梦的解析),本能理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泛性论(力比多,即性驱力在儿童早年的发展阶段和伊谛普斯情结),以及行为遵循的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等。后期理论的有关论述集中在《论自恋》(1913)、《超越快乐原则》(1920)、《群众心理学和自我分析》(1921)、《自我和本我》(1923)、《文明及其缺憾》(1930)等中。主要特点:(1)理论的系统化,如本能理论的发展,将早期的自我本能和性本能合为“爱洛斯”,即生的本能,并提出与之相对的“撒拉托斯”,即死的本能;人格结构说的创立,将早期的心理地形说扩展成为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三部人格结构。(2)将精神分析理论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和文化历史发展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一种无所不包的人生哲学一弗洛伊德主义。 新精神分析是经典精神分析作为学派形成后,因各自理论观点存在差异而形成的。弗洛伊德生前,主要有阿德勒和荣格1911年和1913年先后分裂出去,分别建立个体心理学和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卒后,一部分追随者坚持其正统路线,但将理论重点从本我转至自我,形成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另一部分追随者则反对本能论和泛性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精神病和人格发展的影响,形成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即新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分析学派20世纪20年代就被介绍到中国,1925年起高觉敷在《教育杂志》等刊物上连续发表了“精神分析的起源与发展”、“谈谈弗洛伊德”(1928)、“弗洛伊德的心理学”(1929)、“弗洛伊德与性教育”(1932),随后又译出了弗洛伊德的代表作《精神分析引论》(1933)和《精神分析引论新编》(1935);夏心斧译出了《群众心理及自我分析》(1929)。精神分析学派创立以来,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毁誉参半,有关评介该学派的著作也纷纷转译进来,如赵演译《弗洛特心理分析》(B.勒著,1933)、董秋斯译《精神分析与辩证唯物论》(奥斯旁著,1947)等不下十余种。在这个学派影响下,中国也有部分学者开展这方面研究,编著书籍达20余种,如朱光潜的《变态心理学派别》(1930)、《变态心理学》(1933)等。50年代后,随着对西方心理学的批判,该学派也遭到否定。70年代末以来,中国又升起弗洛伊德主义热,他的著作几乎全被译成中文,除了《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再版外,《梦的解析》、《性爱与文明》,他的学生荣格、阿德勒的主张,新精神分析学派霍妮、弗洛姆、埃里克森以及各国评介弗洛伊德主义的著作被翻译出版的不下数十种。由于该学派的大规模传播,在中国心理学界、理论界、医疗界以及文艺界等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被运用于心理诊断与治疗、心理咨询、文艺创作等诸多领域。对于精神分析的学说,中国心理学界发表不少文章和著作进行评述,认为弗洛伊德通过精神分析,开拓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他提出的许多独特见解,激发了人们为之探索。但是,由于他是从治疗非正常人的事例中构建其理论的,因而也存在着许多片面性和意测成分。

问念心理:专业级心理学知识库和文献资料库,免费心理学知识与资料分享,专业心理学论文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