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驾驶员疲劳

驾驶员疲劳(driver'sfatigue)因驾驶车辆时精神高度集中而引起的生理、心理机能降低现象。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主要表现是:注意不稳定,范围变小,转移和分配困难;感觉迟钝,调节肌肉收缩的机能降低:记忆减退,创造性思维能力明显降低;从事驾驶活动所必须的心理过程组合的内部协调被破坏等。容易导致交通事故。(1)在疲劳状况下,人的反应潜伏期显著增长。工作一天以后,不同年龄的驾驶员对红色信号的反应时间都增长了,对复杂刺微的选择反应时间(同时给红色和声音刺激)也增长了,有的甚至增长2倍以上。同时,动作的准确性下降,有时发生反常反应(对较强的刺激出现弱反应,对较弱的刺激出现强反应),动作的协调性也受到破坏,以致反应不及时,有的动作过分急促,有的动作又过分迟缓。有时,做出的动作并不错,但不合时机。这在制动、转向方面表现最为明显。(2)在疲劳状况下,判断错误和驾驶错误都远比平时增多。判断错误多为对道路的通畅情况、潜在事故的可能性及应付方法考虑不周到。驾驶错误多为掌握方向盘、刹车、换挡不当。严重者可手足发抖,脚步不稳,动作失调,肌肉痉挛,严重影响驾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总的有以下几方面。(1)睡眠不足。成年人一昼夜以睡7小时~8小时为宜。一天驾驶超过10小时以上时,若前一天的睡眠时间不足4.5小时,肇事率一定很高。肇事驾驶员的60%,睡眠时间平均在3.5小时以内。(2)家庭情况。家务事多,夫妻不和睦,驾驶员不但休息不好,而且精神负担重,容易疲劳。(3)身心条件。青年人容易疲劳,也容易消除疲劳,老年人疲劳,自觉症状少,消除慢:女性比男性疲劳得快,尤其是在月经,怀孕、哺乳期间;与体弱者相比,健康者既不易疲劳,又容易消除;五官有缺陷者,因感受车内外变化需付出更大力量,比五官正常者疲劳得快;技术熟练者,驾轻就熟,不易疲劳,技术差者,多余动作多,又离不开眼睛的监督,容易疲劳。(4)车内环境。车内,尤其是驾驶室内的各种因素,如温度、湿度、噪声、振动、照明、粉尘、有毒物质等,都对大脑皮质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对人产生不良影响,导致疲劳。温度和湿度高,人往往感到软绵绵的,工作不能持久(驾驶室温度以17℃左右,湿度以50%以下为好)。噪音若在90分贝以上,人的听觉会暂时迟钝,并伴有头晕、心痛和心情急躁;达120分贝,人会晕眩、呕吐、恐惧、视觉模糊和暂时性耳聋。此外,驾驶中与人攀谈,也会促使疲劳产生。(5)车外环境。道路能见度低,没有交通标志,行人拥挤,自行车多,交通阻塞,被意外超车,或道路崎岖不平等,驾驶员容易情绪紧张,要付出较大的精力,容易疲劳。(6)运行条件。长时间长距离驾驶,身心机能都会降低。一天驾驶超过9小时~一12小时,眼脸和肌肉会颤动,腰部会因血行不畅而酸痛。高速行驶,要高度集中注意,反应特别灵敏,很快导致疲劳。

问念心理:专业级心理学知识库和文献资料库,免费心理学知识与资料分享,专业心理学论文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