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果腹状态

果腹状态(satiation)动物的一种动机状态。通常与摄食的境况有关。当食源充足、摄食不受干扰时,动物最终会停止摄食,即处于果腹状态。这时,动物未必不能再吃东西,也不是处于饥饿的零点状态。其决定因素很复杂,可能包括动物的驯化状况、饥渴程度,同其他动物的竞争程度及关注天敌的忧虑等。在达到这一状态的过程中,动物摄食的速率逐渐降低直到零,可能制约于摄食的代价和效益之间的动态平衡。动物饥饿时,重要的是必须在摄食机会丧失之前尽快减少食物的亏空。从这个意义上说,高度饥饿要承受摄食的高代价,不然会饿死。动物不太饿时,伴随摄食行为的代价变得突出起来。如果说动物很饿时冒此风险是值得的话,那么接近果腹状态时就不必冒这么大风险。 许多动物随着果腹状态的临近,越来越趋于花费较多时间去注意周围的动静,连天敌很少的狮子进食时也这样。科学家认为,自然选择下产生的果腹机制,使动物进食的代价与效益达到最佳平衡。还涉及认知因素。如通常以干谷粒喂鸽子,现在喂湿的谷粒,它们仍表现出通常的摄食量及果腹状态,结果湿谷粒把嗦囊撑得很大。人类有精确的食物选择,在进食之前就能选取果腹所需的摄食量。对觅食的研究证明,许多动物也都有类似的判断。

问念心理:专业级心理学知识库和文献资料库,免费心理学知识与资料分享,专业心理学论文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