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灵论
泛灵论(animism)亦称“万物有灵论”。相信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均由灵魂支配其存在和发展的学说。约形成于原始社会末期。有几种观点:(1)英国人类学家A.B.泰勒1871年在所著《原始文化》中首次提出该学说,并加以考察和论证。他认为原始人知识贫乏,难以解释自身的一些生理、心理现象,这是人体内一种非物质的东西作用的结果。他借用拉丁文“anima”一词,具有生命、灵魂、气息的含义。认为人刚出生时,灵魂居住在体内,控制人体的活动;人在睡眠时,灵魂暂时走出人体;人在梦中进行长途旅行,与远方的或死去的亲友见面时,灵魂化身为人的真实活动;人觉醒时,灵魂回归到人体:人死亡时,灵魂永远离开人体。还提出,原始人认为,动物、植物、河流、日月及其他一切东西都具有anima,由此即用英文“animism”一词表述万物有灵论的观念。认为灵魂由最初具有物质性(气息)并与形体相联系的观念,逐渐发展为独立于形体的永存不灭的精神实体的观念,成为原始人崇拜神灵的宗教起源的最初形式。也有学者认为该学说源于宗教起源的最早形式,即物活论或万有精神论(泛心论)。(2)冯特以“体魂”的概念修正、补充和发展A.B.泰勒的观点,认为体魂是与整个身体联系的或与某个特殊器官相联的灵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中世纪的经验哲学心理学家均以万物有灵论解释灵魂与肉体的关系。(3)费希纳认为,凡物有组织即有生命,有生命即有灵魂。他力图通过心理物理学的科学方法,使具有精神与物质两个方面的世界统一于灵魂之中,以建立其泛灵论哲学。(4)在发展心理学中,指儿童将无生命物体看作是有生命、有意向的东西的认识倾向。皮亚杰发现,它主要表现在认识对象和解释因果关系上。4岁一6岁的儿童把一切事物都看成与人一样是有生命的,常把玩具当作活的伙伴,与它们游戏、交谈;6岁一8岁的儿童把有生命的范围限于自己能活动的东西;此后,儿童才将动物和植物看成有生命的。前运算期的儿童处于主观世界与物质宇宙尚未分化的混沌状态,对事物之间的物理因果和逻辑因果关系一无所知,其思维倾向于视万物为有灵。美国发展心理学创始人G.S.霍尔认为,儿童的个体意识发展是重演人类意识发展经历的阶段和过程,其中或多或少伴随某种自发的宗教意识的出现,如儿童的万物有灵论观念。中国学者研究表明,儿童把无生命的东西视为有生命、有心理的认识倾向是暂时的、不稳定的。3岁一6岁的儿童有某种拟人特点的泛灵心理,但并非稳定而系统的泛灵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