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势学说
等势学说(equipotentialityhypothesis)亦称“脑等位论”。关于大脑皮质感觉区功能的学说。美国心理学家拉什利20世纪30年代提出。他采用脑局部切除或切割法,系统探讨皮质各区对大鼠学习、保持明暗辨别条件反射和通过复杂迷津取食的影响后,认为皮质感觉区的各个区具有同等学习和贮存记忆痕迹的功能;皮质损毁面积越大,对学习记忆的干扰越明显;皮质功能的等势性以脑总体活动的法则为基础。由于以大鼠为实验对象,而大鼠脑皮质的分化还未充分发展和完善,因此,他从实验中得出等势原则。随着动物的不断进化,尤其是灵长类动物,虽然脑的各个部分都有可能参与心理活动,但各部分的参与程度不同,各个部分有其特殊的功能和作用。他的结论有自己的实验依据,但有很大的局限性,很难全面反映人脑高级功能的特点。切除大脑皮质,必然损伤大脑功能,切除的面积越大,损伤的大脑功能越多。切除的方法本身也有很大局限性,何况是用大鼠这种低等哺乳动物进行研究。